安乐溪水潺潺,下午的阳光将溪面染成一片碎金。
苏轼捧着那张墨迹淋漓的素笺认真看着,仿佛要将那一个个文字镌刻进心里。
主要是因为在这个时代,美食类书籍是非常少的,只有南北朝虞悰的食珍录、隋代谢讽的食经、唐代韦巨源烧尾宴食单。
所以对于吃货而言,想要获得一份完整且权威的菜谱,非常困难。
而陆北顾写的这本蜀馔录,不仅是记录烹饪步骤,而是以诗赋的笔法,描绘出菜肴成形的极致美感,其描述之精准,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玄妙。
而且,书里记载的除了陆北顾创制的新菜,在游历成都路上所遇到的蜀地美食,也被一一记录了下来。
苏轼可以肯定,这本书远超他所见过的任何美食书籍,绝对是一本足以流传后世的伟大作品!
是的,对于苏轼来讲,这本书在他心中的地位,绝对要高于某些大家的诗集.诗集又不教他怎么做美食。
“陆贤弟这本蜀馔录,不仅是味道之功,更是文心之巧,苏某着实佩服!”
苏轼看着这本书,心中暗暗发誓——回去以后一定要用心研究,努力创制新菜品,终有一天,他也要写出一本这样的美食专著出来!
“子瞻兄谬赞了,不过是些粗浅心得,难入方家法眼。”
陆北顾见苏轼如此反应,心中亦觉快慰,他看了看太阳说道:“聊了许久,秋天日短,天色将晚,腹中想必又空了些?不如随我回小店,我再做几道这蜀馔录中的菜品,权当践行?”
“甚好!甚好!”
苏轼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只是贤弟不必过于辛劳,简单一二味即可。”
他下意识地揉了揉肚子,对吃撑了这件事情心有余悸,但对蜀馔录所载菜品的渴望,终究压倒了那点顾虑。
回到陆氏私厨,陆北顾亲自下厨。
“简单一二味”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让他走着进来、躺着回去,已经是陆北顾收着菜量来了。
让苏轼等了好一会儿,几道香气扑鼻的菜肴才端了上来。
除了回锅肉、水煮羊肉、鱼香肉丝,还有一盘蜀馔录里后面提到的椒盐羊排。
宋人最喜羊肉,所以羊肉做的菜肴也比较受欢迎。
这椒盐羊排乃是将羊肋排斩成寸段,先经秘料腌制,再裹薄粉炸至金黄酥脆,撒上刚炒香碾碎的花椒盐,焦香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