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周时期,遵守中原文化的地区被称为夏,生活在当地的民族被称为华,合称华夏,或者诸夏。
华夏之外的民族被称为蛮、夷、戎、狄。
蛮在南方,夷在东方,戎在西方,狄在北方。
后世石家庄地区的母亲河滹沱河,在现在这个时代叫做鲜虞水,鲜虞水两岸水草丰美,土地肥沃,适合农牧。
这里世代生活着一支北狄部落,当人口日渐翻身,他们就在鲜虞水畔建立一个国家,叫做鲜虞国。
周灭商后,武王姬发的第四子姬苴被封到鲜虞国附近,建立了邢国。
由于邢地靠近戎狄,所以是具有征伐权的元侯之国。在原本的历史上,多次率领诸侯与北方的戎狄作战,邢侯搏戎在当时中国北方占有重要地位。
后来,西周诸国互相征伐,邢国失去助力,越来越弱,终于被鲜虞人击败,鲜虞国则在邢国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中山国。
中山国是最强盛的时候,拥有战车九千乘,是战国七雄之下的第八强国。
不过在本位面,鲜虞国的下场就有点凄凉,由于东商和西周的贸易,西周轻易获得了火器,在火器的威力之下,邢国轻松击败了鲜虞国,将其纳入自己的领土,鲜虞人沦为奴隶。
鲜虞族首领易墨不甘心被奴役,卧薪尝胆,一边装出顺从的样子,一边暗中积攒力量,准备复国。
后来他得知邢国的火器来自东商,于是暗中派遣了一支使团,渡过渤海,抵达丹东,见到了子攻。
子攻觉得奇货可居,便将此事汇报给了胥余。
胥余得知后,认为时机未到,应该暂时潜伏。
于是让子攻偷偷用快船接了一批鲜虞人到丹东,进行军事化训练,等待时机成熟,再送他们回去发动复国之战。
鲜虞城。
一个斥候过来报告道:“君上,商军已经在北面五十里外在扎营。”
姬苴点点头,问道:“谁人领兵?”
“是东商副帅,南宫修。”
“南宫修来势汹汹,这一战,我们务须小心,只消抵住商军一波强大攻势,必可挫其锐气。这里是我们的地盘,只要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我们就能取胜。”
易墨现在是姬苴的手下,鲜虞被灭之后,易墨选择了投降,保存实力。姬苴倒也没亏待他,给了他一个中大夫的官职。他拱手说道:“君上,在下愚昧,据我所知,我们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