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经济产业自古以来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大漠盛产棉花,那便纺织棉布。
金州盛产羊毛,那便纺织羊毛呢。
后世的一件羊毛呢价格,远远高于一件普通棉衣。
但如今不同,金州羊毛和大漠的棉花一样多,所以羊毛呢的价格也很低,普通百姓也穿的起。
“纺织用的棉花多产自高昌和大漠,在当地建厂,制成成衣再运回来,能省下大半运费和时间。”
李骁算道:“况且,这次又有三个万户百姓迁去大漠,那些女人除了种地,正好可以进纺织行干活,也算给大漠新移民添条增收的路子。”
李东昆连忙点头:“大都护英明。”
“属下这就去安排,先派人去大漠勘察选址,选几个棉花产量高、交通便利的地方动工。”
“嗯。”
李骁应了一声,目光又落回纺纱机上:“新招的女工要好好培训,工钱按熟练程度分级,干得好多给奖励。”
他知道,北疆的根基不仅在铁骑,更在这些纺纱机织出的棉布里,在百姓手里攥着的铜钱里。
只有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才能让人心真正留在北疆。
随后,李骁迈步走进隔壁的织布厂房。
这里的景象更为壮观,上百台织布机整齐排列,女工们站在机前,手脚配合默契,木梭在经线间飞快穿梭,转眼就织出一尺尺厚实的棉布。
刚织好的棉布被卷成大卷,由专人运到另一座厂房,那里是染色区。
明黄、赤红、黑灰等各色染料在大缸里泛着光泽,工匠们正将棉布浸入染缸,搅拌、晾晒,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分工格外明确。
最后,李骁来到一座戒备森严的特殊厂房。
与普通厂房不同,这里看不到喧嚣的人群,只有一队武卫军手持长枪,沿着围墙日夜巡视。
只因这座厂房里制作的,是北疆的军装甲胄。
地上码放着一堆堆规格一致的铁片,边缘光滑,弧度均匀,都是由汤谷炼铁基地锻造而成。
借助水力锻打装置,不仅大大提高了锻造效率,甲片的硬度和韧性也远超手工打造。
这些成品铁片被运到河西堡后,会由专业女工用坚韧的丝线缝制成甲胄。
“大都护请看,这便是我们大批量制作出的甲胄。”
李东昆从架子上取下一件黄底红边的甲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天门 作品《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第二百八十四章 北疆第二代甲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