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的系列对局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执白往往是获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因此为了尽可能保证公平,让比赛局限于实力较量中,第一轮的猜先结果将会在第二轮自动互换。
三四轮同理,两边轮流执黑白棋,以促使比赛再进入决胜的第五局单数回合前,双方前四局都能各执公平的两黑两白,而第五局就需要重新进行最终的猜先决出行棋顺序。
这个时候就是唯一拼运气的环节。
不得不说这个规则还是很合理的,至少执到白的朴廷桓更冷静了些,这对于他来说已经算是开局优势了。
除非他们俩差距很大,林若会碾压他的那种,那么所谓的黑白之分算不得什么优势。
不过朴廷桓始终坚信首轮的失败只是意外,他承认林若很强,但实力远不至于和他拉开显著的差距。
所以他俩之间还是五五开,影响胜负差距的因素只能是对局的临场表现。
时候一到,随着裁判提醒,双方各按下时钟计时,拉开战局。
开局两边前四手形成了非常积极的对角形布局,角部控制与边线扩张的竞争成为了主要内容。
由此角部大战不可避免,在左上方走出不痛不痒的两分定式后,左下方成为最前沿的战线。
第十七手,黑棋,夹。
林若率先出手,打出意有所图的想法。
这一次沉着冷静的朴廷桓在靠完之后扳入,极力促成左下方再度形成简单明了的定式,而不是选择与林若正明硬碰硬。
朴廷桓的风格并不是什么保守型,更不是进攻型,他最强的地方在于灵活的转变能力。
而中盘的强大爆发力则成为了前期讲究灵活性的重要原因。
所以朴廷桓准备以柔克刚,尽量保持前期的稳定,如果可以他希望能够到一百手的中盘再进行发力。
免得重蹈覆辙上轮前期发力过狠的失误。
定式过后,白棋在上方轻轻跳起,以俯瞰全局。
此时的林若细看了下,心里思量着众多可能中下哪一手最好。
他能做的很多,右边拆二或者肩冲,甚至于效仿一手跳起,这些都是不错的前期节奏建立点。
都很好,所以回神过来的林若选择了第四手,要走就走最有战略意义的,直接在自家黑棋旁小飞。
这手棋走完过后,朴廷桓脑海里蹦出的第一想法就是在下方逼住,既补强右边底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打狗的鲜肉包子 作品《我职业选手玩其他游戏怎么了》第449 第二轮战,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