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是好事。此鸡若果真如表妹所言出栏如此之快,对旁人或许是好事,对表妹却不然。
林婉婉脸上得意的神色一僵,瞧着萧翀不像是随口胡诌,不由道:一个半月便能出栏的肉鸡,对缺少食物的大唐而言意味着什么表兄不可能不懂,为什么不算是好事?
萧翀没说话,打好茶沫后,给林婉婉面前放着的小瓷杯里倒了一杯她指定的什么调料都不加的清茶,缓缓道:表妹请用茶。
物之反常者为妖,何瑞之有?
寻常家鸡一年长成,此白鸡月余便大,此事传开,恐怕大家未必敢吃它。不仅不敢,甚至很可能会引起恐慌,误以为此乃妖怪所化。
而发现了妖怪的你,所要承受的非议可想而知。
这怎么可能是妖怪?这明明是祥瑞啊,哪有人会这么乱想呢!林婉婉脸色一变,暗叫一声糟糕,嘴上虽然质疑,其实心里已很清楚,萧翀说的绝不是危言耸听。
别说千年以前的唐朝,便是千年以后义务教育已经迅速普及的现代,关于白羽鸡的妖魔化传言都没有断过。
什么六翅鸡、激素鸡、有毒鸡、药鸡等等谣言一直很有市场。
而事实上,长得快不是因为吃了激素,完全是因为培育的品种就是这个特性,喂激素非但不会加快白羽鸡的生长速度,反而有致病的反作用。
至于六个翅膀之类更是无稽之谈,人们只是对散养鸡一年才能出栏的概念根深蒂固,无法理解有鸡可以一个半月就出栏。
美国对于白羽鸡的人均年消费量是47公斤,而华夏的年人均消费量只有5.7公斤。
虽然白羽鸡明明有着营养好、饲养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等种种优点,但质疑声却是始终没有断过。
白羽鸡成为华夏人餐桌上的常客,是经过了漫长的科普和反谣言斗争才实现的。
越是聪明的民族对于反常的事物越会质疑,这就是统治者相对都喜欢愚民的原因。
后世谣言的攻破是得利于教育的普及及网络的发达,而千年以前的大唐却没有这个条件。
但谣言却肯定有市场,因为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单单白色、长得快这两个特点,就够传出各种各样的玄幻谣言了。
林婉婉回想起族里族人们疑惑而震惊的目光,忽然有些泄气。
太超出时代的事物,确实不能随便拿出来啊。
万一大家顺着神奇的白羽鸡发现神奇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