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地位很高。
工匠们看着这几位大师,目光中露出向往的神色。
没多久,评选开始。
一件一件瓷器被送到桌子上,每个大师都会评判一件瓷器,然后就瓷器的釉色、细节、裂纹等做出点评,打分。
一件瓷器至少会经过三个大师的手里,有些像是高考阅卷一样。
陆文之是华夏汝窑瓷艺术大师,来自汝州,在瓷器圈内地位非常高。
这一次的汝窑瓷交流大会之所以这么火爆,就是因为请到了陆文之、柳翰林、张宏三位艺术大家。
于是,华夏各地凡是做汝窑瓷生意的的厂家,亦或是做汝窑的手艺人,纷纷报名参加这场交流大会。
只不过,光是初试筛选,就筛选出一大半的人下去,只留下120件。
瓷器协会会长丁武既紧张又兴奋。
这次的汝窑瓷交流大会,是他上任瓷器协会会长办的第一个大型文化活动。
如果举办的成功的话,那么对他的政绩来说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陆文之神色认真。
他对待瓷器的态度向来是一丝不苟的。
每一件瓷器,他都会细心的检查,认真地评判。
“70号天青圆碗瓷坯不规整,碗面有弧度,塑坯的时候有问题。颜色也不对,釉的原材料里没有玛瑙,算不上是汝窑瓷,属于次品。”
“71号笔洗裂纹太大,炉火明显没有掌握好,别说蝉翼纹,连冰裂纹都不算,属于次品。”
“72号三足香炉造型很不错的,但是釉上的不是很好,有两个地方有白斑,也是次品。”
每一个大师周围都围着十几个手艺人,大家听着陆文之的话,心里不免多了些紧张。
陆文之的眼光很毒辣,瓷器上任何的问题都能轻松的找出来。
陆文之看着手里的瓷器,微微有些失望。
他本以为这次交流大会,能看到一些民间手艺人的优秀作品。
但事与愿违。
由于瓷器工业化发展越来越快,手艺人的数量也在渐渐减少。
而且要炼制出极品手工瓷,难度非常高,珍品级的手工汝窑瓷就更是罕见了。
陆文之继续评审着。
74号汝窑笔洗很不错,虽然达不到珍品的级别,但也算是一件佳作,可以评为普通品级。
再之后,75号汝窑圆碗,整体也不错,评为普通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