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像这样投入,父子二人就越是陷入了自己给自己圈出来的困境。
其实现在与其盲目地在赛道上绕圈,倒不如像韩立所说的那样冷静下来,说不定在场边休息休息看看别人是怎么跑的,脑子里那根转不过来的筋突然就想通了呢?
束龙确实是天才没错,但天才们都容易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对自己有着自负般的自信。
并不是没有去参考其他人的跑法,但许多人的线路在束龙看来弯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瑕疵,与之相比自己通过无数次通过细微感受优化出来的细节似乎更值得信赖一些。
好歹是自己这边的大金主,见束熊始终一副坐立难安的样子,韩立干脆起身来到电脑旁边打开一个文件夹。
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视频文件,看视角应该是俯瞰赛道的监控摄像头,这些东西除了平时比赛的时候可以作为判罚的依据,教练们利用它也可以很好的发现学员们在线路上存在的问题。
“什么意思,你不是给我看过了吗?”
“你再仔细地看,互相对比着看。”
对比着也看不出来什么啊......见束熊始终不得要领,韩立干脆一前一后打开了两个窗口,一到刹车入弯的时间点就开始一点一点地暂停反复倒放给束熊看。
“看出什么了吗?”
“线路不太一样啊,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别说轮胎一直在磨损,正常情况下也不可能每一圈都跑得分毫不差吧?”
“你再打开前面挨在一起的视频看看?”
......
想什么呢?当然也不可能分毫不差!
人又不是机器,更何况机器也不可能让每一圈的行车线都完美重合。
但如果用不那么苛刻的眼光来看,束龙选择的行车线在每一套胎前面的百来圈里有着相当高的重合度。
而随着圈数的推进,线路的弧度、转向点和吃弯心的位置等这些肉眼可以看得出来的特征差异会越来越大,但唯独圈速一如既往风平浪静。
说句不好听的,估计也就只有死人的心电图比束龙圈速浮动的波动大了......
“ckc这种比赛的名头听起来厉害,但你儿子能参加的这个组别终归是小孩子的全国锦标赛,有天赋的没钱跑有钱的又没那个天赋,一场能有十名选手参加都算不错的了,有你儿子这样的稳定性哪怕单圈慢一点最后的结果都不会太差。”
更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