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单元出来。
还真别不信,有些俱乐部专门就设立有一个部门别的不干就干这个,通过仪器测选功率最大的引擎,甚至拆了之后在零件中优中选优重新拼一台蛊王的引擎。
两者之间的差距相当于什么呢?
在比赛的第二年就体会过个中滋味的束龙应该很有发言权,就是那种明明自己体重更轻,却在直道上吸满尾流油门焊死也只能看着对方渐行渐远的绝望。
雷卡科技当然没有那么好的资源,但是格奥尔格可以确保每一次提供的引擎都是他那一批货里动力最强劲的,而且最多两站就会帮束龙更换一次全新的引擎。
要知道即便是明年束龙的年龄都还是到不了参赛要求的,老板愿意提前一年半给出这样的条件已经相当优渥了。
甚至于如果束龙在明年愿意参加一些地区型的小型赛事用成绩来证明自己,格奥尔格还可以继续视情况让出一到两成的优惠。
这一点没什么值得提的,老家伙在这里玩了个心眼。
刚才这个小朋友毫无防备地炫耀了一下他爸爸作为机械师在他过去那些比赛中的“出色表现”,格奥尔格不介意他们从俱乐部这里分享走一些技术,自然是同意了他们还想继续让束熊担任比赛工程师的请求。
他们这个垫底俱乐部的技术也没有什么好值得其他人眼馋的,反而是奥地利作为一个福利待遇极好的发达国家,人工费那才叫贵的一个咬人。
人家自己愿意出钱又出工,这笔利润让出去格奥尔格一点都不觉得心疼,反而觉得自己还有点小赚。
张馨和束熊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在这边住上几天,等从国内先传唤一个信得过的专业翻译过来,联系一下当地的律师看看没有问题就可以把合同敲定下来了。
合同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格奥尔格确实相当有诚意,剩下的便是喜闻乐见的掏钱环节。
预付了二十万欧,相当于国内差不多一百六十多万,比当年束熊在海埂搞的那条赛道造价还高。
好在之后可以视比赛的结果多退少补。
有点肉疼,但从名字落到那张纸上开始,束龙就已经是这家雷卡科技车队的“付费车手”了。
一家人了却了一桩心事,就是损失了一次直接受到f1车手指点的机会有些可惜。
束龙倒是觉得没多少遗憾的,就老维斯塔潘那个性子,他还真怕认真指点起来被对方言语羞辱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