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完成了体育中考,终于没有了每天上跑到的固定1000米项目,身边的同学们似乎都同时进入了心无旁骛的备考状态。
束龙却根本没有停下来喘口气的空档。
4月19日在意大利萨尔诺的kz组开幕战,也就是三年前第一次遇到max的那个赛道。
这一次没有像维斯塔潘那样发生加油站惨剧,束龙从排位赛阶段到决赛结束都一直牢牢占据着第一的位置。
因为加入了档位的设定,车手对于发动机的转速以及对轮胎摩擦的感受需要更为细致,这反而放大了束龙自身条件的优势,与第二名之间的差距甚至比在rotaxmax系列赛的时候还大。
与其他类别的卡丁车不同的是,kz的发车采用的是静态发车,这就意味着只要束龙发车的顺位在前排,那么这一场里“攻防”这个词就几乎不会出现在他的字典上。
精确的档位把控,细腻到极致的油门操作,还有子弹出膛一般的爆炸性起步反应。
对于一个起步就拉开了第二名三个车身的身位这种匪夷所思的场景,解说们一开始还是敲桌子打板凳式的惊叹,到后面逐渐麻木到变成一句“哦,那我们来关注一下后排的位置争夺。”
5月24日的西班牙苏埃拉赛道,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剧情,解说们几乎已经对谁是冠军这件事失去了猜测的激情。
当某一个结果在开始前便彻底失去了悬念,想来不会有人觉得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前面几年的比赛,几乎每一年在最后收官战的比赛结果出来之前似乎一切都还有变数。
奥康、阿尔本、勒克莱尔、维斯塔潘还有周冠宇和诺里斯。
几乎每一届或多或少都有那么几个冠军的有力争夺者,都说战士的伟大是因为有着同样伟大的对手承托,这句话放在赛车手身上也是一样的。
但唯独到了束龙这里像是彻底断代了一样,这才第二站结束今年的年度冠军就基本已经不会出现其他变数了,所以到底是某个人太强还是其他人太弱?
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观众和解说之中,对于各支上级方程式车队的领队和青训体系的话事人也同样是如此。
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原本应该是受到各路体系疯抢的超级新人,居然莫名陷入到了一种被冷落的状态。
似乎所有人都在观望,等待着那华丽的战绩之下可以偶然露出一只虚浮的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