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点头道:“你愿意跟着朕东征西讨,朕同意了。只不过,你是洪州城的知州,朕让你当马前卒,岂不是苛待有功之臣吗?”
“你熟悉兴庆府的一切,更了解西夏国的情况,朕封你为招讨使。”
“在朕的大军还没有抵达兴庆府之前,由你先一步去招讨各地,让各地的人归顺朝廷,成为大宋的一份子。”
“这件事情完成了,朕许你一州知府的官职。”
“虽说不在西夏,却是堂堂正正的封疆大吏。只要你能治理好地方,完成朕的托付,未来进入朝廷中枢任职,那也是可以的。”
洪晟顿时眼前一亮。
这是机会啊。
他是西夏国的人,虽然归顺了大宋,终究是外人。就算皇帝让他继续带兵,也一定会防备着他,绝不会让他真正掌握军队的。
如今,还要去担任地方的知府,要治理地方,那就是皇帝的信任了。
洪晟心中激动,却也没有忘乎所以,反而是硬着头皮,斗胆问道:“敢问陛下,小人如果外放为官,担任一州知府,大体可能在哪里任职呢?”
赵桓没有隐瞒,直接道:“金国的区域,尤其是金国和西夏接壤的边境。”
洪晟不是宋人,不清楚宋人的情况,连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以及大宋官场上的很多事情都不熟悉,不可能调入大宋区域。
吸纳的外国人,要成为大宋的一份子,就必然要经过诸多的考验。
否则,决不允许用在朝廷。
洪晟一听赵桓的安排,彻底安心了,连忙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游说兴庆府各地的部落官员投降,让这些人成为大宋的一份子,让他们知道大宋不可敌,西夏已经败亡在即。”
赵桓颔首道:“朕给你一个帮手。”
洪晟没有询问谁是帮手,直接道:“谢陛下。”
赵桓吩咐道:“来人,去通知李仁义来。”
士兵去通知,不一会儿,李仁义就进入了营帐中,行礼道:“陛下。”
赵桓摆手指着洪晟,问道:“认识吗?”
李仁义说道:“回禀陛下,小臣不认识。”
他虽说是西夏国的太子,实际上在成为太子之前,从来没有接触任何的政务,更没有接触任何的朝臣。
整个西夏国内的官员,他一概不认识。
尤其是他也没有背景,就更没有情报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一方 作品《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第351章 安抚洪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