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战术目镜后,系统会自动测算风速,湿度,还有弹道下坠的参数。”
“你只需要把这个绿色的准星,套在目标上,然后开枪。”
那老兵半信半疑地戴上陌生的战术头盔,眼前的一切,瞬间被数据流覆盖。
他尝试着将准星对准了三百米外的一个白圈。
“砰!”
一声枪响。
远处的白圈中心,爆开一团尘土。
“我我打中了?”
老兵不敢置信地放下了枪。
他是个老射手,但在这种光线下,用旧枪打三百米,纯粹是靠天吃饭。
“前辈,你的射击基础很好,系统判定你的肌肉记忆非常稳定。”
“有了数据辅助,你就是我们旅最顶尖的狙击手。”
老兵听着这番话,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涨得通红。
临时指挥部里,气氛同样热烈。
脾气最火爆的孙建国,此刻却像个小学生一样,围着一名“苍鹰”旅的班长,脸上满是求知欲。
“小兄弟,你再给我讲讲,你们那个什么无人机协同巷战,到底是怎么个搞法?”
“很简单,孙师长。”
那名年轻的班长,在战术屏幕上调出一段战斗录像。
“进攻前,我们会先释放‘蜂巢’侦察无人机,对目标建筑进行三维建模,同时用热成像标记出所有生命信号。”
“然后,攻击组根据实时地图,从不同的入口,在同一时间发起突袭,爆破点,突击路线,火力交叉点,都是系统计算好的最优解。”
孙建国看着屏幕上那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的突袭画面,嘴巴张得老大。
他想起了自己之前,指挥着士兵,用人命去一间房一间房地强攻。
一种巨大的,后怕的情绪,涌上心头。
第九机步师师长于广,则站在另一边,看着一名电子战士兵,操作着一台便携式设备,在太原市的地图上,划出了一道道无形的电子屏障。
“这是”
“‘乾坤’型声波栅栏的部署预演。”
那名士兵回答道。
“启动后,可以在指定区域,制造出丧尸无法忍受的次声波屏障,将尸潮分割,或者引导到我们想让它们去的地方。”
于广推了推鼻梁上的镜框,镜片下的双眼,闪烁着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