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自己的性子去。
是否对错,自行判断。
真出了什么问题,也有他赵祈安兜底。
吴庸中风后之后,第五日。
在赵祈安的牵线搭桥下,二皇子姬皓宇与吏部天官秦德胜在摘星楼终于是会面了。
这一次会面,宾客尽欢。
也在后面之后,秦德胜也开始大肆接触吴党官员,笼络人心。
之后几次朝会上,没了吴庸这座大山压着,秦德胜简直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一改往常朝会时装聋作哑的态度,开始屡屡上奏谏言,大有包揽朝政之意。
又过了三日之后,百官联名上奏,支持秦天官入阁称相。
天武皇很快便有了决策,下了圣旨:
“左相身体抱恙,然国政不可误,准吏部尚书秦德胜暂代宰辅之职。”
圣旨之中,并未革去吴庸的相位,也没有令秦德胜卸去吏部之职,只是准许他暂代宰辅之职务,官品依旧是正三品的尚书。
但朝堂中明眼人都知晓,秦德胜这是得势了。
吴庸如今已被送到相国府之中安养,朝堂上不少官员都亲自去了相国府探望,亲眼看到曾威风不可一世的左相现如今躺在榻上眼歪口斜、半身不遂的模样,连床都下不了,怎么可能能回得来继续当他的宰相?
在所有人心目中,秦德胜接替吴庸之位,成为新的左相,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相比于秦德胜近些日子的春风得意,赵祈安就显得低调了许多。
他依旧是那个朝会小透明,虽然每一次朝会都会来,可从来没有进言过一句,从始至终都没什么存在感。
不少人还是记得他的,都以为赵祈安如今得了圣眷,会在朝中有一番作为。
可他这番的低调行事,渐渐得也就让人失了兴致,不再关注了。
“秦天官,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呀。”
圣旨下来第二日,秦德胜便入了中书省的部堂之中。
前朝之时,设立有三省六部制度,不过到了大乾朝,设立左右二相以及九寺,三省制被废除。
到了天武皇时期,天武皇懒政,吴庸一人即便再是勤勉,也终究是分身乏术,又重立中书省,负责接收九州各地以及京都朝堂的官员奏折,以及辅佐吴庸批阅奏折,掌佐天子执大政,总判省事。
中书省内部,又设中书舍人一名,正五品,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城雨落 作品《京中蛰伏十年,世人唤我夜天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春风得意的秦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