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终,这条视频被鉴定为“技术故障”,而实地考察的好事网友也确定,现场一切如常,视频纯属造假。
这件事情就如同一块石头被投进了水里,溅起波浪,随后又很快消失。
当然,对蝴蝶预案项目组来说,这也是重要的线索。
于是,它便呈现在了林序面前,成为了下一步行动的依据
写完位置和时间信息后,林序继续动手,写下了核聚变第一壁材料的关键制取工艺流程。
正如王一帆、或者说徐进判断的一样,第一壁材料的关键正是钽纳米团簇,而钽纳米团簇的制造流程,也正是与所谓的“强磁场qcd真空极化”技术有关。
林序已经大致记录下了王一帆需要的数据——当然,目前还并不完整。
如果要彻底补全,他至少需要再多两到三次探索。
等到自己这边工艺输出完,长安那边的实验成功之后,就能真正启动第一壁材料的制造工作了。
完美!
此时,时间已经到了晚上10点,林序已经感到了一股子困意。
但他还不想睡。
他想要搞清楚,梦里的那场“大火”,应该要怎么去解释。
于是,他把电话打给了王一帆,拉了个简单的视频会议,向他说明了自己在“另一个世界”看到的“天降大火”的情况。
而在听完他的描述之后,王一帆也是皱起了眉头。
“等离子体风暴?”
“你确定那是等离子体风暴?”
“我不确定。”
林序摇摇头,回答道:
“我只能确定,那大概率是某种‘能量溢出’的现象,但到底是什么,我很难描述。”
“当然,从视觉上来看,那确实很像等离子体风暴。”
林序尽可能让自己的语言显得严谨,以避免对王一帆造成误导。
而对面的王一帆则是在简单沉吟后,开口说道:
“其实也有可能确实是某种意义上的‘等离子体风暴’。”
“按照惠勒的量子泡沫假说,量子泡沫实际上是一种呈泡沫状结构的暂时性黑洞、或者虫洞。”
“这种东西的形成,必然是要消耗掉大量能量的。”
“当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无论它消耗掉了多少能量,在破溃时都会将这些能量返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