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想把你的名字刻在今后我们的第一个聚变堆上。”
“但是.我不能这么做,这是对你的保护。”
“但是,你放心。”
“我们会默默记住你20年,二十年后,全世界都会知道你的名字!”
次日。
心态彻底放松的林序睡到了自然醒,直到上午十点,才迷迷糊糊地从床上坐起来。
按照习惯,他先检查了保密机上的工作进度汇报消息。
长安那边,工作组已经派出人员前往当地,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周岳那边,审讯仍然在进行中-——这次,国安的同志们不打算留手了。
而同时,针对阿雅娜的调查也在继续展开。
林序始终觉得,这个女人搞不好会是周岳的后手,所以把她查清楚,也是相当有必要的事情。
“战争节点”方面,工作组已经确定了一个大致的方针。
跟林序所想的不同,官方并不打算按照周岳的思路去搞什么“单个节点”的引导。
他们仔细分析了林序提供的整条战争线的脉络,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一个复杂的决策组织,无论它多么高效,决策速度都是有极限的。
所以只要我们够快,世界大战就追不上我们。
——
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对抽象的说法。
但无论如何,“科技竞速”,确实成为了后续工作的主题。
而按照计划,核聚变、量子计算、常温超导体三种技术的实现日程,都被设置在了3个月之内。
哪怕是应用落地时间,也限制在了6个月之内。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相当激进的目标。
但林序觉得,自己能做得到。
不就是技术吗?
抄!
从床上爬起来,林序看了一眼手环上的数字。
这居然才走到了“2”,还是个在闪烁的“2”。
啥意思?睡一觉还不如跟江星野出去约个会恢复得多呗?
什么恋爱脑手环?!
危难当前,怎能沉醉于儿女私情啊?
林序本打算立刻进入手环世界重启一次量子时空泡沫实验,但仔细一想,实在是没什么太大必要。
单次单次地进入,在收益上远远比不上连续多次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