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林序摇摇头。
“这是第一次。”
“那就先试试吧。”
白墨果断回答道:
“我们可以先做一次尝试,尽可能收集有用的信息。”
“这样一来,下一次你再进入时,就能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方案了。”
“一定要把所有信息记住!”
“这是我们整个世界为你争取的机会,千万不要浪费!”
“放心!”
林序简短回答。
此时,朱雀一号已经降低到预定轨道上,而登陆船也开始脱离下降。
强大的加速度从背后传来,登陆船以大头朝下的姿态,在震爆发动机的推动下迅速下降。
林序尽全力保持着意识的清醒,在下降的同时,他还在不断往脑子里塞着有关引力波监测技术的信息。
“引力监测技术发展的核心在于低噪声材料,需要热膨胀系数更低的材料降低噪声.”
“需要使用ai噪声抵消技术主动抵消噪声,但对人工智能主动学习算法的需求提高.”
“分布式卫星网络数量和规模需要增加,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大规模、更低成本的航天工业”
看着看着,他突然发现,自己现在带回来的几个“技术大类”,本质上都是关联的。
核聚变解决的是生产力和生产成本问题,航天技术解决的是投送问题,引力波监测技术则是最终的成果。
这是个巧合?
不,当然不是。
这是那个世界的人类选择的技术路径。
他们是先制定了“大规模高精度引力波探测技术”这最终目标,随后反推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技术积累。
因此,自己带回来的东西,当然也是在同一条技术路径上的不同组成部分。
甚至连最终的“主动通道计划”,也是引力探测技术的延伸。
毕竟,只有探明了高维通道的具体位置,才能通过高能粒子对撞机去尝试制造量子时空泡沫,达到对通道进行“扩大”的目的。
而现在,这条路已经走到尽头了。
这个世界并没能发展到能够靠自己的力量逃过末日的水平。
那如果要逃过末日,还需要几次“世界更迭”?
一瞬间,林序突然领悟到了所谓“节点”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