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一旦进攻,歼灭鲁西先头一部,确保鲁西南的战斗优势。
且湖东地区主力当利用滕、临、枣、峄等地的优势地形,节节抵抗,节节后撤,避免和日寇长期鏖战。
至于,运河防线,仅象征性的固守即可毕竟各参战部队均伤亡惨重,谁都知道这地方不可能守得住,继续守下去只会白白的牺牲。”
常凯申虽然并未发表自身的意见。
但他打心眼里是认为运河防线以及徐州国防工事可以坚守,敌军的大包围计划自然就会破灭。
这样的作战计划,和李宗仁此前主张的“集中所有力量”发动全面攻势以奠定战争“胜利基础”几乎完全一致。
这也是徐州会战后期为什么会如此抽象的原因.
而现在..常凯申有些迟疑。
楚云飞战略眼光毒辣,战术素养颇高,对于楚云飞的建议,常凯申还是会慎重考虑的。
只是,常凯申一时半会也没搞清楚。
楚云飞当下究竟是未战先怯,和此前的楚云飞大相径庭,完全判若两人。
还是说,当下徐州会战的前景十分堪忧。
正如同张大云所说的这样,楚云飞完全不看好所谓的主力决战。
一线将领的意见自然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在和日寇拼杀的第一线。
自然能够清楚直观的感受到日军的状态和战斗力。
楚云飞又是一个不屑于说谎的人。
毕竟连茅主任委托陈旅长赠与他怀表的事情都直接报告给他这个校长。
他还有什么好像他这个校长隐瞒的呢?
很显然,徐州局势远没有他们这一众高级将领判断的这么乐观。
稍微一丁点的差池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战局的全面溃败。
“云飞他对于徐州会战的前景竟然如此的不看好吗?”
张大云沉默了片刻,接着道:“报告委员长楚长官认为,如果汤军团长按照李长官原定的围歼计划准时打响战斗,合两部制兵力,甚至有可能击溃日寇,重新夺回泰安,构筑新防线,徐州局势或不至于糜烂至此.”
本章资料部分参考:李宗仁回忆录下册,p741-p749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凤凰出版社,p692
徐州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孙连仲,刘斐等著p28中国文史出版社。
徐州之局势,已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未的书 作品《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第207章 楚云飞提议组建战役攻击军,当面蛐蛐汤恩伯!(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