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的官兵十三万人以上,缴获近四百辆坦克和一千二百九十门火炮。
正当非洲战局发展顺利的时候,丘吉尔又来干涉他的行动了。
要求他把4个师的主力调往希腊战场。
两边兵力都不足,自然两边都打不赢。
这就导致英军既没有挽救希腊战场的危机,也没有足够的兵力追击意大利军队,以抢在德军登陆前就全歼在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
是的,没看错。
这位将领在远东战场上的拙劣表现,实际上和一个人脱不开关系。
那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这种喜欢微操前线战场的统帅,不仅仅只有常瑞元一个。
丘吉尔也是这样子。
并且为了推卸责任,将韦维尔赶到了印度担任英军总司令。
仅仅只是上任之初,韦维尔就指出了印度军事的极度虚弱,认为缅甸应划归印度英军总司令管辖,但直到12月12日才获准接管缅甸防务。
都说国军后面都老蒋拖后腿,英军后面何尝没有丘吉尔拖后腿呢?
韦维尔拒绝国军先期入缅的本质,就是因为他颇有远见的意识到请人来容易,让别人走可是困难无比。
尤其是兵强马壮的远征军。
万一双方产生矛盾和冲突的话,就英印军的战斗力,还不够远征军收拾的。
他一边主张强调中国、印度、缅甸防务的重要性,希望引起伦敦足够的重视,又迫切的希望能够维持英国在缅甸的统治。
尤其是还有一个酷似常瑞元的领导人在上面.
既要又要往往什么都捞不着。
当看到史密斯和亚历山大二人发来的电报之时,韦维尔愁眉不展。
这是他预料之中的情况。
眼下日军突破远征军的防线几乎不太可能,仰光按照现如今的战争趋势来看。
要么成为远征军持续放血日军的战场,要么就会被远征军经营成为坚固的战争堡垒。
指望他们将其移交给英军,那绝对不可能。
英国佬可是有不少关于楚云飞、史迪威二人的情报。
这两人被情报部门评价为“臭味相同的狂妄将领”。
想要说服这两个人,那简直难如登天。
如何确保在战后维系缅甸的殖民统治成了他现在最需要考虑和琢磨的事情。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未的书 作品《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第474章 飙关告急,请求空军支援!史迪威感慨:中国军人世界上最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