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方面目前也在加快速度研制。
由通用公司设计制造的m3黄油枪,目前也基本上计入到了最后阶段,很快就能够列装部队,取代价格昂贵,结构精密的汤姆逊冲锋枪。
史迪威对楚云飞的能力和手腕,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
他知道,楚云飞绝不会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美国这一个篮子里。
与苏联保持接触,寻求技术来源的多样化,完全符合楚云飞乃至中国长远的战略利益。
但此事,对于美国而言,却又是一记警钟。
他当即叫来自己的副官:“立刻以我的名义,向华盛顿国防部发电。
就中苏双方可能达成的军事技术合作,以及当前缅甸战局之复杂性,进行详细汇报。
同时,强调我方必须立刻加大对华援助之规模与效率,特别是针对山城国民政府的直接援助,以稳固其抗战决心,确保其不会因外来技术援助的诱惑,而在整体战略上向苏联过度倾斜。”
史迪威的语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紧迫感:“告诉马歇尔将军,中国战场之稳定,事关反法西斯同盟全局。
我们必须向山城方面展现出更大的诚意与支持,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要在民生层面,给予他们最直接、最能感受到温暖的帮助。
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到这场抗日战争的继续坚持下去,还要考虑到战后的政治格局。”
华盛顿,白宫。
罗斯福总统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数份来自不同战区的紧急报告。
而史迪威将军那份关于中苏技术合作可能以及缅甸战局复杂性的电报,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份。
“苏联人冲锋枪技术.中国”罗斯福总统轻轻叩击着桌面,目光深邃。
他身旁的总统顾问霍普金斯以及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皆屏息凝神,等待着总统的决断。
马歇尔将军首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凝重:“总统先生,史迪威将军的担忧不无道理。
如果苏联方面开始向中国大规模转让军事技术,长此以往,不仅可能改变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对比,更有可能影响到中国在战后对美苏两方的政策倾向。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霍普金斯亦补充道:“中国战场目前极为艰难,尤其是其后勤补给与民生问题,已到了非常严峻的时刻。
虽然取得了此次会战的胜利,但仰光港被毁,彻底修复至少还需要三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未的书 作品《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第507章 加码;日方抗议,无能狂怒而已~!(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