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来构建整个产业生态,包括专用的eda软件、行业标准、人才培养等。
华国在这方面已经投入了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几年的时间下来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国内已经快全面取代硅基半导体了。
但问题是你没法强制要求国外的企业也使用碳基芯片生态系统。
不过即便是如此,在硅基芯片竭尽全力‘挤牙膏’,台积电甚至将芯片进程推进到1纳米的情况下,碳基芯片依旧抢到了至少一半的国际市场份额。
剩下的就只能靠时间慢慢的磨,或者是碳基芯片的性能来个大爆发,全面超越硅基芯片了。
否则想全面击垮硅基芯片,还需要一些年的时间。
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硅基芯片半导体这种市场无比庞大的领域,也不可能短时间就完全消散。
当然,徐川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安静的等待硅基芯片的末日到来就是了。
台积电和阿斯麦再牛逼,也不可能将硅基芯片的进程做到1纳米以下。
等碳基芯片的追上硅基芯片的极限后,就是后者的末日。
不过有机会加速一般硅基半导体的死亡,徐川还是挺乐见其成的。
斯图尔特帕金提出的自旋阀读写磁头技术与赛道存储器的确勾引起了他的兴趣。
“100万倍?你确定?”
听到这个数字后,徐川饶有兴趣的询问道:“能简单的介绍一下你的这两项技术吗?”
斯图尔特帕金迅速点点头,组织了一下语言后开口道:“通常来说,一个器件通常只有一个比特,数据存储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但在赛道存储器中,数据存储在磁自旋纹理壁或两个磁区域之间的边界中。”
“我的研究是在一个非常非常细的磁性纳米线中存储这些磁畴壁的整个序列。”
“而通过在这条磁性导线中传递电流,你可以在不移动任何原子的情况下沿着导线以物理方式移动数据。”
“只需要旋转磁性自旋就能做到!”
“同时,信息可以沿着那条线以物理方式移动到器件上进行读写。”
“这意味着在一个器件中,我们可以存储100比特的信息!”
闻言,徐川有些好奇的问道:“但这也达不到一万倍的信息密度吧?”
听到这话,斯图尔特帕金略微有些尴尬搓了搓手,开口道:“但我们可以把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