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钓鱼了。
李世民忙着朝中的事务,没有亲自过来,而是让长孙皇后带着三个宫女来看他。
“表弟无恙便好,这三个宫女是赐给小青的,都是国侯夫人了,身边没有使唤的人可不行。”
长孙皇后看着满身银针的吴正义,心中说不出的高兴。
大概是吴正义这人太招人恨了,是人就盼着他倒霉吧
吴正义没有拒绝皇帝皇后的好意,还正式向皇帝回了礼。
这可把李世民给高兴坏了。
只是听说那三个宫女都没有进国侯府的门便被送去了琼崖,他又高兴不起来了。
“看来表弟还是不太相信朕呀。”
李世民在后宫向长孙皇后抱怨道:“朕要是想安插眼线早就安插了,何必等到现在?观音婢,你说表弟是怎么想的?”
长孙皇后给皇帝倒了一杯凉茶,问道:“陛下,表弟是怎么想的臣妾不知道,不过打擂过后,他不免又要被抬到风口浪尖上,陛下可曾想好了对应?”
李世民笑道:“朕只要看着就好,琼崖侯府自然会处理好接下来的事情。”
“那倒也是,有琼崖侯府在,士族也不敢太出格。”
“朕现在最担心的不是表弟,而是吐谷浑的局势。”
“陛下,国事就不要在后宫说了。”
“无妨,反正过几天全长安的人都会知道。”
李世民将杯中的凉茶一饮而尽:“吐谷浑内部出了问题,天柱王哲辛于五月发动反叛,半月前方才被伏允平定。”
长孙皇后好奇道:“半月前的消息如此快就传到了长安,会不会是误报?”
吐谷浑距离长安可不近,一路上又是高原又是山地,信息传递一般至少要二十天以上。
半个月便能把如此重要的消息传回来,由不得长孙皇后不怀疑。
李世民道:“消息无误,新军成军之时表弟便提醒过朕了,朕派出了密探前去刺探消息,用六百里加急传信,快些也正常。”
“表弟预料到了吐谷浑会发生叛乱?”长孙皇后问道。
李世民摇头:“表弟说羌人可能会在今年入冬前发动叛乱。”
“没想到这次又让他言中了,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提前知晓的。”
长孙皇后不解道:“天柱王叛乱与羌人叛乱有何联系?”
“观音婢,你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