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嚼劲十足,裹着酱汁格外香浓
她眼尾微微一弯,由衷地笑着夸赞。
“脆嫩爽口,比斋房的大师傅做的还要多几分鲜味。如意的手艺,越发精进了”
如意听罢不免有些眉飞色舞。
“姑娘爱吃便好,往后如意再琢磨些新菜式,保准让姑娘吃得顺口。”
越是有人夸,越是有兴致。她得到鼓励,没事总琢磨变着花样为薛绥做吃的,受益的人自然是薛绥自己。
一个小昭武艺高强,形影不离地护身。一个如意厨艺精湛,悉心照料着饮食。又有一个锦书心思缜密,打理庶务,大事小事安排得井井有条
她觉得自己这庵中岁月,着实舒心
主仆二人正说着话,外头传来轻轻的叩门声。
锦书掀帘进来,手中捧着一个描金漆盒,神情带笑。
“姑娘,明慧县主又遣人送东西来了。”
薛绥微微扬眉,笑着让她端过来,打开一看,羊脂玉的梳妆用具,梳篦、镜奁俱全,边角还镶着细碎的珍珠,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盒底压着一张素笺,郭云容的字迹很是娟秀。
“家中四兄婚事将近,事务繁杂,云容不得空闲,已久未到庵中拜望,今聊备薄礼,尚祈姐姐笑纳为盼。云容顿首。”
薛绥看信,如意和小昭便开始清点玉饰。
这郭三姑娘出手,也真是大方。
两个小姑娘瞧得眼热,小声惊叹着啧啧咂舌。
“她近来如何?”薛绥将素笺放下,指尖划过冰凉的玉梳。
锦书低声道:“听京中传来的消息,县主自从被封为明慧县主后,皇后娘娘时常召她入宫陪伴,私底下,也忙着为他相看儿郎,听说这京中适龄的青年才俊,几乎都过了一遍眼”
“县主可有属意的人?”
锦书摇摇头,“这个婢子就不知晓了,县主好似对婚事不甚上心,只说是缘分未到。至于郑国公府那边”
她欲言又止,瞥一眼如意和小昭,示意她们出去。
待门扉轻轻合上,她才放低了声音。
“郭四郎和薛八姑娘的婚礼,就在月底,薛府已遣人送了喜帖到庵中,问姑娘可要回府观礼”
说罢见薛绥不语,又继续低声禀报。
“近日京中米价飞涨,军需贪腐案波及漕运调度,再有西疆道路冰封,又逢雪灾,大军粮草告急,百姓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