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太子肇冒雨前来,与姑娘在房里长谈至深夜
姑娘气色便好了许多,精神头也足了些。
没有什么特别的不一样,可她就觉得不一样了。
锦书不知该为姑娘高兴,还是该忧心。
“大郎君可还有什么交代?”薛绥见她欲言又止,又问。
锦书回神,禀报道:“薛府老太太服了大郎君的汤药,气息渐稳,夜里便咽下了半碗小米粥”
“只是府里各房眼瞅着薛府败落,背地里都把算盘拨得啪啪作响,勾心斗角,尤其是二房,薛二老爷一死,田产账目乱作一团”
“三夫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操持这中馈也捉襟见肘,厨房的分例都较从前少了两成,雪姬那头也不好偏私,格外去照拂她”
“三夫人不易,别让她太难做。”
薛绥轻轻嗯一声,“让人多送些银炭、布料和药材给雪姬,不让三夫人为难,也能帮衬她一二”
“正该如此。”锦书道:“眼瞅着过年了,薛府如今这光景,雪姬身份也尴尬,总不能越过了旁人去,难免会受些搓磨”
“那也怨不得旁人,她愿意的。”
薛绥将抄好的经卷拿起来,仔细卷起。
“倒是咱们这里,也该备些年节物件,好歹应个景。”
锦书笑应:“庵里都有旧例,管事的自会操持”
薛绥道:“回头让小昭去集上买些年货再找山脚下的王老实买点腊味荤腥,添些柿饼、栗子、糖糕,零嘴果子,你们几个也好解解馋。”
锦书笑了起来,“姑娘就是惯着她们。寻常百姓的日子,粗茶淡饭,节衣缩食,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哪有什么荤腥零嘴可用”
薛绥也浅浅一笑:“过年,不也得图个热乎气么。”
锦书应声要走,又被她叫住:“对了,把太子送来的杂书放到里间去。再替我换一盏亮些的灯,夜里看东西费眼。”
锦书忍俊不禁。
“是,都依着姑娘。”
里间的榆木柜里,杂书中有一层用油布裹着的旧陵沼卷宗,安静地躺着。
李肇走后,薛绥特意寻了防潮的樟木箱存放,又做了干燥和防虫。
此刻,她借着灯光翻开,“陵沼之殇、奸佞误国”八个朱红大字,刺得她眼疼。
“拿着它,替二十万英魂捅开这腐朽的天家”
她想起李肇的话,和他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