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容禀。”昌顺号东家道,“好叫您知道,在是太原程氏第四房的,年初的时候,八房的老太爷提起一桩旧事,说他以前有个兄长,早年离家打拼,后因战事,忽然断了消息。”
程丹若装不出什么惊讶的表情,只好端起茶,任由他往说。
“大约是过年祭祖,老祖宗们显灵,托梦给老太爷,说兄弟俩多年不见,快会在地重逢,可惜坟不能在一处,骨肉分离,总是不甘心。”
昌顺号的东家感慨道,“老太爷做了这么个梦,自知时日多,又挂念兄长的后,派了去打,却是说,当年是往北边去了。这几个月,家里一直在找,最近终于有了消息。”
说到这里,他专门停,观察程丹若的表情。
她脸上依旧是礼节『性』的微笑,大方温和,并不是他想要的意动与沉。显然,这件事早在她的意料之中,而她却并不感兴趣。
这可麻烦了。
他想着,话转得更为委婉,留足分寸:“说,夫的娘家也姓程?”
“我曾祖父是随军的,老家不知在何处。”程丹若慢慢道,“但家里活着的时候说过一嘴,应该是没有别的亲眷了。”
昌顺号东家试探着道:“多年不联系,说气话也是有的。”
她道:“不是军户,却去当兵,想是可容身之处。你们家是大家大族,想不至于如此。”
话说到这份上,不挑破也不了。
昌顺号东家恳切道:“夫,你们都姓程,五百年前是一家,这边不是亲戚,从前也是。”
停了一停,推心置腹道,“我今日所说的事,同羊『毛』衣的生意没有关系,族里的事可不是我脑袋一拍就能做主的。”
他分析:“夫高嫁侯府,自是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可娘家势弱的女,多要吃些亏,别的不说,夫今日若有得力的娘家,生意尽可让族里办,同根同源的血亲,必不能害了您。”
这话在当,确是经的道理。
程丹若点点头,做出几分感慨之意,却说:“福祸相依,生没有全事。”
“话虽如此,也可尽事。”他语重心长道,“我们太原程家虽不是什么豪门大族,却也有几分底蕴。若能连宗,夫此后也有了族亲眷,族中后辈,也可为夫差遣,岂非相利好?”
必须承认,假如程丹若是土生土长的古,这个建议足够令心动。
说白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宗族抱团能大大提高抗风险力,家族的提携是社会默认的裙带关系。
假如族里有发达了,没有提携族亲,反过要被骂“忘恩负义”。
程丹若回大同,必须回老家建宗祠,立坟茔,照拂乡,就是这个道理。
太原程家虽然名气不响,可能供出进士,能有一个商号,就已经是不容觑的大家族。与其连宗,以她现在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