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山的时候,还从山里的小水塘里逮了一条五指宽的鳜鱼。
张氏眉开眼笑,和李老太太提了把鱼炖了晚上给家里人补补身体,李老太太也同意了。
李老三本来想等过两天再去镇上卖鸡的,但是小儿子好不容易和他提了要求,他自然不会拒绝。
吃完早饭后李老三就带着儿子去镇上卖鸡,李凌峰和老爹兵分两路,自己去了百善堂卖药材。
因为这次的药材卖得急,没有晒干,考虑到晾晒成本和人力,学徒禀明大夫后酌情减少了单价,李凌峰最后得了三两银子外加六百五十五个铜板。
将银子贴身放好后,剩下的铜钱李凌峰放在背篓底下用东西遮挡住,打算拿回去给张氏,和悦来楼的伙计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在云水镇闲逛起来。
这是他第一次逛云水镇,之前来了几次都是卖完药材后去悦来楼等李老三,没怎么走过。
云水镇还算热闹,悦来楼旁边的西街的市井上有许多店铺和商贩,东街的市井则是卖菜和吃食偏多。
李凌峰往西街去,一路上看到了许多店铺,有卖古玩的,卖首饰的,卖成衣的,卖家具摆件的,还有打铁铺子、糕点铺子等一应俱全。
李凌峰走着走着,就在一家名为“文墨居”的书肆门口停了下来。
文墨居的老板姓林,是个身材圆润,处事圆滑的四十多岁中年男人,见李凌峰进了大门,坐在柜台后笑着问道:“小友要买些什么?快快请进。”
李凌峰对林老板微微颔首,打量起眼前的书肆,书肆不算大,屋内满满的摆了四个大的木书架,上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靠墙的地上也堆了一些旧书。
林老板见李凌峰的视线落在旧书上,也没有看轻他,反而热情的介绍:“这些旧书是镇上的读书人卖的,价格比较便宜,小友若有兴趣也可以看看。”
李凌峰点点头,然后走过去翻看了起来。除了大夏朝常用的经典书义,李凌峰还从中翻到了一些戏文和话本子,旧书毕竟是旧书,不仅页面泛黄,封皮也皱巴巴的。
“这个怎么卖?”李凌峰随手操起了一本话本,上面写着《菊篱幽梦》。
林老板看了看他手里的书,笑着说:“这个话本虽然是旧的,但故事写得极好,我前些日子花了六百钱收的,自己也要赚点,就多收你六十文吧。”
这么贵?
李凌峰惊讶。
大夏朝以读书为上品,书籍笔墨贵就不说了,连小说话本也这般贵吗?这还是一本旧的。
“老板,像这样的话本新册要多少钱?”李凌峰好奇。
林老板笑着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看着李凌峰,开口道:“这些个话本子都是给大户人家看的,看新的大致也要二两银子一本吧,平常人哪个看得起哟,而且有钱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