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李老三带领的队伍。
虽然张氏舍不得儿子吃这个苦,但耐不住儿子耍赖皮执意要去,就只好由着李凌峰去了。
李老三倒是没说啥,他觉得自家的好歹也是个小子,男娃子哪有那么娇贵,既然儿子想去,他自然不会反对。
李老三背着一大背篓的“洋芋种”,这可是张氏和小四婶孙氏昨晚上切了半宿的成果。
洋芋往地里种需要把发芽的洋芋种切成小块,而且要保证每一块都有一个芽儿才能长得出新的洋芋。
因为李老三要背着背篓,李凌峰就自告奋勇的帮老爹扛锄头,自己也扛了一把。
李凌峰右手拽着扛在肩头的锄头“耙”,两把锄头一长一短,在长的那把锄头的末端,还挂着一个竹篮子,里面装了一些水和饼,正在空中晃晃荡荡。
目不斜视,脚下生风,身躯小而坚实,脸上一如既往的挂着“招牌憨笑”。
李凌峰跟在李老三屁股后面,虎头虎脑的还有些神气。
这趣味十足的模样,不仅引得左邻右舍的婶婶大娘抿嘴笑出声,就连叔伯爷爷的脸上都挂起了笑。
“诶,峰哥儿要跟着老子进地里了?都去学堂读书了下地干嘛呀!”
“看峰哥那神气样儿,咯咯咯……”
“你还别说,老三家这小子确实看着比以前机灵多了。”
“那咋不是呢?瞧瞧那虎样,还真是又憨又机灵。”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哪有人憨了还聪明的?”
“峰哥儿,一会儿热了来大娘家地里采萝卜吃啊!”
春种的劳累也掩盖不了村里人的热情,他们卷起裤脚,穿着草鞋,一边干活一边聊天。干累了就拄着锄头停下休息会儿,脸上都是淳朴与热情。
李凌峰听见村里人的打趣,憨笑着点头回应。
直到听见最后的那个大娘说,让他一会儿去采萝卜吃,不由笑得更灿烂:“要得要得,我一会就去……”
等进了老李家的地里以后,李凌峰就跟着众人忙碌了起来。
李老三虽然让儿子跟来了,但也知道儿子还小,就安排他做些轻松的活。
李老头见李凌峰来地里也有些意外,毕竟他都说了两个孙子都可以不用来,二房家的仁哥儿就没来,没想到三房的峰哥儿竟然来了。
“峰哥儿怎么来地里啦,不是说了不用来嘛……”
李凌峰跑过去跟李老头打招呼,听到祖父问自己怎么来了,笑嘻嘻的说天天看书也闷得很,来地里帮帮忙也能让脑子更清醒些,李老头听后就没再多说什么。
李凌峰分配到得是摆洋芋种的活儿,就是把切成块的洋芋种按一定距离摆放在牛犁过的坑里。
古代没有化肥,兄弟施肥施的是天然“米田共”,大多都是玉米杆子扔猪圈里让猪千锤百炼后出来的。
扔完土豆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