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辛格的文章发表在外交事务杂志上。
此时只是哈佛大学政治系教授的基辛格看着过去围绕林燃的报道,已经跃跃欲试迫不及待想要登上历史舞台了。
他此时找到了纳尔逊洛克菲勒试图斡旋,希望能够在尼克松手底下谋一个职位。
在基辛格看来,尼克松早晚有一天会进入白宫。
而为了展现自己的价值,在外交事务上的这篇文章就是敲门砖。
“尼克松先生,两年后,你的宣传重点应该放在热线只能解决当下矛盾,解决不了核心矛盾,无法帮助阿美莉卡赢得冷战最终的胜利。
它而且非常依赖于双方领导人的判断力,依赖于双方的理性和克制,如果双方有一方态度强硬,热线会变成对抗的工具而非和解的桥梁。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热线。
你可以重点强调,肯尼迪的软弱才导致热线是一个合适的工具。
对你而言,你能直接带领阿美莉卡取得胜利,而不是通过热线。”
尼克松听完基辛格的长篇大论之后人都傻了,我才输,现在肯尼迪气势正盛,谁说我要两年之后和他选了?
他内心甚至埋怨起了纳尔逊洛克菲勒,你说这人是顶级操盘手,可对方也不高明啊。
这话压根就没展现出水平。
“好的,我明白了,教授。”尼克松很客气,实际上是疏远。
隐藏在客气表面下的是没看上。
压根没看上基辛格,觉得纳尔逊作为中间人的介绍夸张了对方。
什么现实主义权力平衡大师,尼克松甚至想到了另外一位教授:伦道夫林。
这才是他所理解的大师。
在当下的华盛顿,教授就代指林燃,不需要姓,不需要前缀,不需要强调华裔,只需要教授就可以了。
不过好在马上就能见到真正的教授了。
尼克松惊喜的发现,在1960年象党一次募捐晚宴的签字簿上,赫然写着伦道夫林的名字。
如果单纯只有这个名字,还无法确认此伦道夫就是彼伦道夫。
再加上边上约翰摩根,那就能确定了。
对尼克松而言,属于是天降之喜。
作为当过副总统的人,尼克松显然不会放弃重回白宫的机会。
但怎么回,怎么赢得选民,这是一个难题。
而有了林燃之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