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料博士。
毕德显肯定是那个时代的天才,但钱院长无疑是更耀眼的天才。
“你先看,看完我们再聊。”钱院长接着说道。
“院长,这份资料确实非常详尽。
scr-584这东西我再熟悉不过了,当年我在斯坦福电机系念硕士的时候,我身边就有同学跑去研究这玩意。
它是老美在二战期间开发的一种自动跟踪微波雷达,采用s波段,,波长约10厘米。
我当时也想去参加这个项目,但因为我是华人,加上雷达研究不像原子弹,不缺人,我去不了,但我从他们那听说过。”毕德显粗略翻完之后说道。
资料是复印版,里面敏感标识都被涂抹掉了。
“你再仔细看看。”钱院长没有回话。
“这么完整,这技术资料拿来不容易吧。
它的天线设计果然和我想象的一样巧妙,靠抛物面反射器和锥形扫描技术实现了高精度的目标跟踪。”
“这里的锥形扫描帮助雷达从手动跟踪跨越到了自动跟踪。
我们现在的雷达还停留在手动跟踪,这个自动跟踪系统要先进得多。”
“原来是这样,scr-584的锥形扫描用的是旋转天线偏轴波束来确定目标位置的技术。
天线以一定频率旋转,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会随目标位置变化,通过分析这些变化,系统能自动调整天线指向,保持目标在波束中心。这大大提高了跟踪的精度和速度。”毕德显看的同时还在喃喃自语,这也是他的习惯了。
他觉得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阅读的效率。
钱院长知道对方有这习惯,因此也没打扰他。
“不对,不对,当时哪有频率捷变技术和动目标指示滤波啊。
这不对,这些技术能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和低空目标探测能力没错,可40年代哪会哪里有这些技术。
当时的雷达都是固定频率的,怎么可能会是频率捷变技术。
这个我前不久才在ieee里看到。”毕德显满脸写着不敢置信。
“院长,这肯定不是scr-584,虽然名字上写着scr-584。”毕德显直视钱院长说道。
“你确定吗?”钱院长问。
毕德显点头道:“我确定,我前面说了我有同学参与了scr-584的研发,他们知道我对这个感兴趣,我们华国人当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