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他在燕京大学图书馆也看到过这本期刊。
“爹,你从哪弄来的?还是专门签给我的!”姜伯驹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不过他也没怀疑过是假货。
因为压根就没必要。
姜立夫解释道:“去年陈省身在纽约数学圣诞晚会上从林燃那要来的,然后寄了足足半年才寄到我手里来。
他说这是特意帮你要的礼物,祝你大学毕业。”
圣诞晚会上,林燃和陈省身聊的不多,但对于陈省身的请求林燃欣然同意,毕竟在他印象里,姜伯驹是华国数学领域的院士。
而陈省身也通过这样的请求确认了,林燃对他确实没意见。
对方单纯只是太忙,所以没空和他详聊。
毕竟同时要做数学研究,又要掌管nasa这样的庞然大物,还要抽空出来做一些人工智能的工作,光是想想,陈省身都觉得这个工作量有多庞大。
姜伯驹说:“多谢爹,我肯定好好准备考试,不辜负你的期待。”
姜伯驹通过初试肯定没问题。
带着父亲给他的林燃亲笔签名的数学新进展回到燕京。
很多时候就是这么巧合,也就被带走了,不然要是还留在姜立夫家,指不定后续会有什么麻烦。
毕竟林燃说的好听是华人数学大师,说的不好听,那可是盘踞在人类道德地板砖白宫的高官,为虎作伥的邪恶科学家。
不过事情的发展和姜伯驹以为的不一样,通过层层考试,最后选拔上的只有30个人。
总分200分,他们里面最高分是120分,最低分只有40分。
40分就能通过考核。
足以见得这个考试有多变态。
这个考试在八十年代又被重启了。
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变成了有点少年班性质的考试,针对华国15岁以下的学生,考试内容同样只有物理和数学,考试通过后在华国科学院接受从本硕博培养。
博士毕业后,会由51区来进行一个双向选择,如果不去51区,则会有别的出路。
这个考试也被誉为华国录取率最低的考试。
1963年9月,攀枝花的群山深处,基地周围是连绵的山峦,空气中弥漫着树木的清香,偶尔夹杂着远处机械运转的低鸣。
这里的一切都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外界无人知晓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