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岁出头,身材瘦高,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穿着简朴的工作服的克劳斯穆勒在这群人中也是专家,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专家中的专家。
他拿起熊猫s1,掂了掂重量,又仔细观察旋钮和刻度盘的设计,随后打开开关,调到一个当地广播频道,清脆的声音从中传出,几乎没有杂音。
穆勒自言自语,眉头微挑:“音质还不错,听起来很稳定。”
随后调到另一个频道,同样听到了清晰的广播声。
在座有工程师说道:“这性能似乎不比西方的差啊。”
穆勒小心翼翼地拆开收音机,观察电路板和元器件。
工程师们站在背后,探着头在看其电路板布局。
“和我们猜测的一样,焊接工艺很精细,华国在这方面我感觉又有了进步。
之前的第一代熊猫在电路板的焊接工艺上就比苏俄的产品要表现的更好,这一代感觉还要更好一些。
布局和调谐电路一直是华国的强项,我们得记录下来好好学习他们的设计思路。”穆勒说。
随后穆勒这才发现了异常:“华国居然用了平面工艺!”
华国在当下研发出平面工艺并不奇怪,要是没有才奇怪。
平面工艺是指通过在硅晶片表面形成氧化层并进行光刻、掺杂等步骤,制造出性能更稳定、一致性更高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
平面工艺1959年被研发出来之后,在当下已经成为了技术主流。
哪怕没有树莓派、林燃的提醒、华国半导体研发力量的集结,这些都没有,原时空里华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3研究所的前身河北半导体研究所也在1964年开发出了硅外延平面型晶体管。
六十年代初期,华国在半导体领域一直都有追踪上前沿技术步伐。
而现在,情况远比原时空要乐观的多,华国全新一代的便携式收音机,已经和西方阵营高级货在质量上有的一拼了。
这也得益于树莓派带来的一些技术启发,比如发光二极管,就让华国的科学家们意识到硅基掺杂硼(p型)或磷(n型)掺杂剂能够精确控制晶体管的电学性能。
“不,我感觉这效果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扩散掺杂了,我怀疑他们搞定了离子植入技术。”穆勒似乎从广播声音中找到了些许灵感。
在座工程师们面面相觑,因为大家没听说过这玩意。
“离子注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