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的一家小报社给挖过来了。
他表现出了对民权的支持,奥克斯在担任社论板块主编之后,他任命了社论板块自创立起第一位女性和第一位非裔阿美莉卡人加入编辑委员会。
总之他确实是个民权运动的积极践行者。
你知道,在内部对弗雷德最不加掩饰鄙夷的就是他了,去年因为弗雷德要在纽约时报上打广告,他不同意,而和特纳大吵了一架。
特纳是我们的执行主编。
总之奥克斯在民权和追求平等上有着超出常人的执着。”
林燃若有所思。
后来他特意去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奥克斯确实在这方面相当之强硬。
1976年,纽约时报要在即将到来的驴党初选中支持谁作为纽约的参议员候选人,老板阿瑟支持丹尼尔,而奥克斯支持贝拉,阿瑟不同意但是允许他写一份反驳意见。
最终奥克斯以“给编辑的一封信”的形式发表在纽约时报社论版上,“给编辑的信”本质上是写给他自己的信,随后就离开了纽约时报。
这样的人讨厌弗雷德就跟白天要有太阳一样正常。
以奥克斯为窗,林燃清楚地意识到,在全美乃至全球自由阵营,这样的思潮正在暗流里汹涌澎湃,未来会成为他不可或缺的力量,来点燃这个世界。
这和他的预期一致。
闲聊过后是采访环节。
珍妮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台本,珍惜这次的专访机会。
林燃平时和她闲聊时会透露很多信息,包括nasa、白宫以及他个人,但这些信息是无法作为一个专访的形式呈现在报纸上。
珍妮甚至都不会把这些信息作为新闻刊登,偶尔也会先征得林燃的同意。
因此这次的专访,是在美苏联合登月后,纸质媒体对林燃的第一次专访,迭加哥廷根数学神迹,更加具有价值。
即便珍妮,从在哥廷根到回到纽约这段时间,做了充分的准备。
要把这次专访给做好。
身穿女式西装,和cbs上新闻女主播穿着没有两样的珍妮,和林燃握手后用非常标准的美式英语说到:“教授,接下来让我们正式进入这次的专访。”
林燃同样穿的很正式,这是对纽约时报的尊重,更是对珍妮的尊重:“好,开始吧。”
“教授,我们先从美苏联合登月开始聊起,”珍妮看着笔记本问道:“有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