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觉得变态的地方在于,明明华国航天有专业的火箭发动机试验台,在离长安大概35公里的秦岭范围内,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抱龙峪试验区。
它也是华国航天动力系统最后的验证环节,所有发动机必须通过该试验区工艺验收才能进入总装阶段。
林燃非要手搓一个六十年代f-1发动机的试验台出来。
(工程师们在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静态试验台上安装f-1发动机。)
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六十年代好。
哪怕60年代的nasa实现了登月,而现在的华国航天还没登月。
以火箭发动机试验台为例,20时空华国能实现试验数据采集毫秒级响应的试验台明显要先进得多。
来参观的专家们震惊于华国版f-1的完整度之高,实际测试的效果之好,同时也震惊于这试验台之落后。
这就跟你把八十年代的超音速客机搬来,结果不仅把超音速客机搬来,把当年纸质票据的那套机场管理系统也搬来了一样奇怪。
“这或许就是天才的怪癖,大学毕业研究阿波罗登月,复刻真的复刻到骨子里去了。”
而专家们有很多问题想要问林燃,可惜林燃已经圆满完成任务回申海了。
前面有提到技术容忍度的问题。
华国航天的专家们很想搞清楚f-1发动机复刻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好搞清楚哪些是可以容忍,哪些不能,这些在华国自研的发动机领域都能派上用场。
问张小强也行,但张小强知道的肯定没有林燃清楚。
很多具体的技术细节,他只知道是怎么做的,而林燃才知道为什么可以忽略,这部分缺陷又会对哪些部分产生作用。
不过林燃没有义务更没有时间在这里进行解答,阿波罗科技的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即将开始了,同样是由燃烧一号把宇航员给送上去。
f-1火箭发动机研发成功的消息传到所有该知道的人手里后。
林燃此前见过赋闲在家的那位,太清楚两个月搞定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林燃确实如同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对阿波罗登月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给他充分的资源和人力,他真的能够在一年多时间里就完成登月。
“好好好。”
而另外那边,华国航天官方微博发了条微不足道的消息,在航天爱好者看来简直是十级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