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燃脑海中闪过无数可能性:传感器故障?燃料气泡?还是设计缺陷?
这种时候经验就能发挥作用,有视频在能够迅速确定问题所在,那么就一定有解法,林燃深信。
“有没有视频记录?让我们看看当时的情况。”林燃问。
技术员小陈迅速播放高速摄像机的录像,屏幕上,第四号发动机的火焰稳定,没有任何异常喷射或颜色变化。
“看起来不像硬件问题。”李斌松了一口气,“可能是燃料流动的瞬态波动,这种情况在单台发动机测试中也偶尔出现,通常无害。”
林燃果断道:“与仿真模型对比一下,看看是否预测了这种现象。”
王磊打开仿真结果,“模型显示,燃料管路中可能出现微小气泡导致的短暂推力波动,但都在安全范围内。”
林燃点头道:“好,记录下来。如果后续测试中再次出现,我们再深入调查。”
团队继续分析剩余数据,包括振动水平和结构应力。
振动数据表明,火箭结构在点火期间保持稳定,没有共振现象。
振动数据有助于识别潜在的结构疲劳或发动机不稳定问题。
星舰为什么老是爆炸,发动机太多导致的共振现象解决不了。
着陆腿和格栅鳍的部署机制也通过了测试,尽管它们在静态点火中未实际使用。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分析,林燃终于开口,“我认为这次测试圆满成功,所有参数都在设计范围内,我们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了。”
“现在,各位,我们可以开始准备亚轨道测试了。”林燃总结道。
控制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紧张的气氛被喜悦取代。
工程师们互相击掌,分享着这一里程碑的成就感,对于深入参与此次燃烧一号改的工程师来说,又一个华国第一次即将在他们手上诞生。
从最开始第一架华国民营航天中型火箭燃烧一号到华国第一架土星五号再到现在的华国第一架可回收火箭,第一前面的定语一次比一次更少。
时间进入到4月之后,燃烧一号改要进行首次亚轨道发射,林燃在自己办公室对李瑞说道:“李工,这次亚轨道发射就交给你了,不可能每次的火箭发射我都要亲自跑到文昌去。”
李瑞内心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这摆明了就是锻炼的好机会。
阿波罗科技作为一家在迅速扩张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