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工作好几年,”李丛幽幽道,“它们会告诉我们月球的秘密,帮我们建起未来的家。”
韦旭航点头,目光转向阴影区:“对,但我们的任务还没完。接下来得再去阴影区找水冰。”
他们爬回月球车,准备返回登月舱。
月球车的轮胎碾过月壤,留下深深的痕迹,仿佛在月球上又一次刻下华国的印记。
文昌控制中心的声音在耳机中响起:“干得漂亮,仪器部署成功,数据接收正常。”
韦旭航和李丛对视一笑,心中燃起成就感。
他们知道,这些仪器不仅是科学的哨兵,也是华国迈向月球未来的基石。
二人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不会说什么是为了全人类。
他们更加认同林燃所说的为华国开辟38万公里外的飞地的说法。
登月舱静静伫立在阳光区的高地上,银白色的外壳上已经布满月尘,登月车则被暂时放在了阴影区。
等到他们下次再来,可以以换电池的方式将其重新启动。
登月舱内,韦旭航和李丛忙碌地整理着任务成果:三份水冰核心样本、地震仪和辐射探测器的数据存储器,以及一箱地质样本。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塑料的气味,生命支持系统的低鸣声在舱内回响。
宇航服挂在舱壁上,头盔上还残留着阴影区探测时的薄霜。
韦旭航坐在控制台前,检查燃料读数。
屏幕显示燃料舱转移的液态氢和氧已充满登月舱的储罐,足够支持从月球表面直接返回地球。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仪表盘:“燃料状态良好,推进系统正常,李丛,检查一下样本固定情况。”
李丛漂浮在舱内,检查固定在储物箱中的样本容器。
他用磁力扣将箱子锁紧,确保低重力下的漂浮物不会干扰设备。
“样本全固定好了,数据存储器也安全。”
李丛回答后接着问道:“我们这次回月球和上次教授博士他们回月球的方式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这台登月舱和阿波罗的登月舱已经截然不同了,它有足够的推力和热防护,能带我们一口气回家。”
他拍了拍控制台,语气中满是对林燃的信任。
燃料舱的补给让它具备了从月球表面起飞、执行跨地球注入烧燃并完成大气再入的能力。
这是这次登月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