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六有身为所长,能够镇得住那些刺头,自然有两把刷子。
“贾张氏,你如果不服管教,我现在可以呈请区里面,把你送到笆篱子里接受正式的劳动教育。”
他牙齿咬着嘴唇,凶狠的脸扭曲得皱纹巴巴的。
声音慢、低、狠,吐出来的字像扔出来的石头。
贾张氏吓得脸色煞白缩缩脖子,却还是不满的小声嘀咕:“都是亲戚关系,用得着这样吗.”
闵六有清楚贾张氏的性子,也不跟她一般见识。
找来后勤上的老王,给贾张氏分配了工具。
一把铲子,一把扫帚,还有一个木桶。
“带上这些玩意,跟我走!”
闵六有背着手大步离开卫生所。
贾张氏一手拎着着铲子,肩膀上扛着扫走,木桶却没有办法拿了。
还是清洁工老王有经验。
找来根绳子,挽了一个活扣,套在贾张氏的脖子上。
这也让贾张氏感受到了来自同事的温暖。
“好人呐!”
贾张氏踉踉跄跄的离开了环卫所。
“吆喝,马桶架成精了?”走在大街上,有眼神不好的老同志被贾张氏吓了一跳。
贾张氏咒骂:“你才成精了,你全家才成精了!”
老同志:“.”
就这样,马桶架精在路人瞩目的目光中,来到了位于崇文区大前门街道的粪场胡同。
粪场胡同是京城最早的大粪场之一,在解放前属于大粪霸于德顺所有。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挑大粪的也能出恶霸。
解放前京城没有冲水马桶,粪便之类的污秽之物,需要人工清运出去。
居民需要付给粪夫一部分劳动报酬,他们就能每天做工,源源不断地把粪肥送到粪场堆积加工。
加工好的粪肥还可以卖给乡下的农民。
这一来一回,大把的利润唾手可得。
有利益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争端。
在最开始的时候,京城的粪夫为了争夺粪肥,在街道里大打出手。
而面对这些争端,前朝的做法是由官府划定某一片居民住宅区(京城里大多是胡同),出一张官方的凭证。
凭证上书写有某某街某某地或者某某胡同归某某拾粪,他人不得擅取的字样,并加盖有官府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