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婶正跟那帮老婆子小媳妇儿们闲扯,冲着他们打了个招呼。
“忙完了?”
“忙完了,我们检查了,大院里的线路没有任何问题。不过现在天气炎热,还得劳烦您叮嘱住户们注意安全用电。”
一个电力工人敷衍两句,转过身离开了。
大杂院陷入了往日的平静中,树叶在微风中哗哗作响。
傍晚。
天边的火烧云烧得正美。
陈中浦拎着一个铁腰子饭盒,哼着小曲,从大院外走进来。
“中浦,又把中午的剩菜带回来了啊。你们商店的待遇可真好。”张婶抬起头看到陈中浦,热情的跟他打了个招呼。
“是张婶啊,我一个人过日子,晚上懒得做饭了,就这么凑合下。”陈中浦跟那些住户们逐一打了招呼。
住户们纷纷夸奖陈中浦会过日子。
“这孩子现在虽只是临时工,电信修理店的工资却很高,每个月能拿二十五块钱呢,还这么俭省。”
“谁要是嫁给他,那肯定得享福了。”
“是啊,年轻轻轻就会修理无线电,了不得啊。”
面对这些夸奖,陈中浦表现得就像是个羞涩的小青年,更是得到了那些老大娘们的称赞。
他打了招呼后,便准备离开。
张婶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我今儿早上看你晒饭了,昨天是不是弄饭了,还剩下米汤吗?”
在老吴汉,弄饭专指沥米。
煮米饭等煮到七八成熟,就要沥米。沥米时,下面用盆子接着,上面是竹筲箕。
沥米产生的米汤,米的营养都在那里啊。
这也是稀罕物。
洗衣服洗被子需要米汤,浆一下,硬走些,那个时候,街坊邻居还满处要。
“剩了不少,我现在给您拿。”陈中浦很大方。
来到大院里之后,陈中浦之所以能够很快跟大院里的住户处好关系,就是因为他足够大方。
张婶闻言连声感谢,回家拿了搪瓷盆子跟在陈中浦身后。
走到家门口的时候,陈中浦突然看到隔壁空闲已久的屋里有人影晃动。
“张婶,这屋子住人了?”陈中浦警惕的停下脚步。
“是参加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同志,没地方住,街道办暂时安置在这里。”张婶道。
“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