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搭配培育时往往能形成良性的生长灵气循环。
实践改良部分:
可以通过培育方式,催化地泉生长为特殊灵植:地泉星。
按照灵气灌输节奏修剪地泉细枝,避免损伤灵植灵能灌溉壶使用需精准控制灵气输出量,对于幼苗期的灵植,每次灌溉的灵气值应维持在5-7点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灵植生长状态。
灵植培育阵法参考:聚灵阵的正确搭建方式。
后续内容看得田北目瞪口呆。
除了培育改良,学员甚至还提出了一种聚灵阵,可以锁住地泉释放的灵气,再反哺地泉的生长。
所有设想还都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持。
可问题是,这次培育课题只给学员提供了简易的灵植生长土壤和灵液培育包。
学员不是在实验室里展开培育,哪来这么多数据信息。
给他的感觉就是,学员为了获得优秀评价在资料里一通编造。
但这些内容一眼假,他不清楚学员究竟哪来的勇气把这些内容写上去。
这简直就是怼脸质疑他的智商和专业性。
“过分,太过分了!”
“小a。”
“主人,我在。”虚拟机器人投影在桌面生成,鞠躬打招呼道。
虽然可以肯定这份资料完全就是在胡扯,但田北还是需要走一遍流程。
“把这份数据导入模拟空间,推演一下生长。”
“好的,主人,这就进行模拟测试。”
不多时,田北身前浮现光幕画面,模拟画面中地泉种子植入土地中,按照学员提交的内容推演生长。
伴随画面中的灵植生长、修剪,田北逐渐瞪大了眼睛。
除了灵植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高度,其他各方面都契合提交的资料内容。
“不会吧!”
模拟测试随后来到他觉得玄幻的内容部分。
模拟了新的环境,乃至描写的培育修剪方式,灵植的生长速度陡然加快。
右上角的参数变化看的田北目瞪口呆。
玄幻成真了!
最后是模拟聚灵阵。
模拟搭建的过程出现了两次模拟报错,但最终还是成功生成聚灵阵。
这次模拟,地泉真就生长成了一种全新未被记录的植物。
也就是资料记录中的:地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