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一直等着她,看到她走进来,急忙赢了出来。
“大人,怎么样?事情解决了吗?他们有没有伤到大人?”灵欢焦急地问道:“大人应该带我去的。”
孟星辞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没事的,后来世子也去了,那些人看到世子就跟老鼠见了猫,你放心好了。”
灵欢狐疑:“这么晚世子爷去那里干什么?”
这个问题,孟星辞顿时想到叶洵的敷衍,跟她说了马车上的事。
“你说,他是不是太敷衍了,这种话都说出得出口,当我是三岁娃娃?”孟星辞不满地说道。
灵欢却很敏锐:“你们在车上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题,怎么都透着一股暧昧。
孟星辞想到车中的场景,微微有些失神。
“啊,大人困了,我先回去睡觉了,灵欢,你也早带你休息。”孟星辞落荒而逃。
灵欢眯了眯眼,有问题!
秋收是县衙最忙的时候,因为收了粮食,县衙就要收税粮,再交给军中。整个县衙都在忙碌这件事,而瀚博书院也终于建成了。
所以县衙除了收粮之外,还要为孩子们登记,好在来年的二月就可以入学读书了。
书院里提供笔墨纸砚还有各种启蒙书籍,这都是读书支出的大头。至于束脩孟星辞并没有免除,她说,这本就是夫子该有的,要让所有学生对夫子有敬爱之心。
不过短短几天时间,就已经吸引了一百多名孩子来报名。
孟星辞把学生按照年龄和学习程度分了班,她亲自编写了课程和教材,争取做到因材施教。为了这事,孟星辞足足熬了好几夜,书房的灯亮了整夜。
城中百姓知道孟星辞如此重视这件事,对她都十分感激。那几个商户,听说真的是孟星辞编写课程,更是又捐了不少物资。
陈老板就捐了不少布料,孟星辞说了,上学堂都要穿统一服装。
孟星辞又亲自拜访了几个秀才,还去了云麓书院借老师。周长庚毫不客气提出要求。
“三天,日后大人每月来岳麓书院讲学三日,我们可以出五名夫子。”周长庚伸出五根手指。
孟星辞笑了:“周山长不止学问好,还有经商的天赋啊。”
周长庚的脸颊微红,轻叹了一口气:“多少年了,我们绥远县都没出过一个进士。便是举人都少,老夫不甘心啊。”
就连上一任县令,都还只是个同进士。
周长庚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