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发上的投入再大,也无法改变成立时间短和积累不足的先天桎梏。
到目前为止,群星科技并没能在高科技领域发出多少声音,就是这个原因。
菊花厂就不一样了。
不仅成立时间长,业务发展好,研发投入大,而且研发力量超强!
它拥有700多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专家,六万多名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
它还拥有16个研究所+28个联合创新中心,4.4万中国专利,1.8万国际专利。
尽管星火研究院的总部+五大研发中心自设立以来,就一直在大范围、大力度地招揽英才。
但是论研发力量,和菊花厂一比,星火研究院就是个小弟弟。
单靠星火研究院,能否将“开天”os研发出来,能否在芯片全产业链做出成绩?
只要持之以恒地大手笔投入,当然能!
但是,时间线会被拉长。
王诩现在做的,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缩短这个时间线。
于是,他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群星科技和菊花厂按照1:1的比例,共同出资出人,成立两个合作研发项目,研发成果双方共享。
至于在共同研发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家业务特点和战略需求,另行深度优化,则不关对家的事。
鉴于群星科技在研发力量上比菊花厂更薄弱,我们可以多出一部分研发资金作为替代,直到群星科技投入的研发力量追平菊花厂投入的为止。
我这个想法比较粗疏,不知任董觉得如何?”
任正飞觉得群星王总很有诚意。
星火研究院的存在,他是关注过的。
尽管成立还不到一年,目前也只有总部+五个研发中心,但是投入非常大。
最重要的是,国家非常支持。
院士、学术上有资格评上院士的资深教授、天才新锐,可谓如流水一般进入星火研究院。
菊花厂倘若和群星科技合作研发,是双赢,而非技术扶贫。
更何况,群星王总还主动提出多出一些资金,诚意拉满了啊。
抱着良好观感,任正飞爽朗笑道:
“王总,我觉得你实在是太有诚意了,弄得我不跟你合作,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啊。”
说着,他话锋一转: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安之何处 作品《花光两万亿,老板们求我别再创业》第229章 让我们一起喊出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