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和郭明涛的斗争,因为这件事情而拉开了序幕。
对此,张俊做好了充分准备。
说到底,企业里面也讲政治。
在政治上,张俊远比郭明涛更成熟,他在政府以及党委的地位,都要高出郭明涛好几个级别。
在省里,郭明涛倚仗的是别人对他的支持。
要说支持,张俊在省里也有支持者,并不输于他郭明涛。
临钢集团只能有一个话事人!
不是他郭明涛,而是张俊!
既然谁也不服谁,那就好好斗一场,谁赢了听谁的。
成王败寇,历来如此。
面对强势的张俊,郭明涛心情无比复杂,他既怨恨张俊一来就夺权,又忌惮他在市里手握大权。
第一场交锋,以郭明涛失败而结局。
而对他俩来说,真正的斗争才刚开始。
张俊制定的监督措施,可以说精准的打击到了郭明涛团伙最柔弱的地方。
正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那些跟随郭明涛的人,都是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好吃懒做之人。
只要伺候好了郭明涛,拍拍马屁,拉拉关系,不用做事,就能升官发财,对那些没有真才实干、只会走偏门的人来说,这是最快的捷径。
而那些不屑于拍他马屁的职工,自然就会被边缘化,形成另一个底层团队。
张俊现在要做的,就是团结这个底层团队的职工,打击郭明涛团队。
打击只是手段,跟分化瓦解一样,都是为了达到集权的目的。
就好比今天这件事情,张俊也可以不开除那几个人,而是采用怀柔的措施,让他们归于自己麾下。只不过这是第一仗,张俊只能下狠手,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从此以后,临钢集团上上下下,都将听到来自张俊的声音!再也不会有人小觑他所说的话。
在现场围观的其他职工,看到了这震撼人心的一幕。
他们都看到了,曾经不可一世,在临钢集团横着走的郭明涛,今天却在张俊面前吃了瘪!
虽然他们都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却明白,张俊不是齐长顺之流,不是任由别人拿捏的文弱书生,而是一个强势且有手段的市委领导!
张俊通过此事,向全厂职工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我张俊回来了!你们以后该听谁的?自己掂量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