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的密度上看,并不比日军差。在日军的前几次进攻中,确实给日军造成了很大杀伤。
但因为炮兵数量不够又缺乏反制日军火炮的能力,在后来几天的战斗中就遭到了日军火炮的针对打击。部署在前沿的一个团损失惨重,后来即使派上了第二个团也同样遭不住鬼子火炮的打击。
就导致第一和第二道防线连续失手,现在只能在护城河前的第三道防线上苦苦死守。
51师是37年抗战爆发前才从一个补充旅升级为师,开始时只有3个团的编制,没有旅级单位。
在淞沪会战后,51师得到了补充,从三个团扩充为四个团,分别是301团、302团、305团和306团,但依然没有旅级编制。
当然,这四个团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团,而是人员达2千多人的加强团,每个营都超过了500人。
而305团是刚刚成立,基本是由新兵组成,其实只能算是个补充团。
现在的情况是,最强的301团和302团损失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已经撤回来在城里休整,第三道阵地现在是由306团在防御,但才接战一天时间,就损失了几百人,形式岌岌可危。
周文这才知道,别看51师编制是1万二千人,但损失的近四千人全是有经验的战斗老兵,真的算是被打成半残了。
难怪素有“老虎”之称的王跃武也请求撤退了,再这么打下去,不要几天他的51师就要被打光了。
但是,周文也发现了王跃武指挥上的不足之处,
那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死守呢?
鬼子炮火厉害,那就在白天暂时让出一部分阵地,晚上在鬼子无法直瞄炮击的时候,组织部队发起反攻,跟日军反复争夺阵地。
这样的话,虽然也同样会付出巨大的牺牲,但是鬼子的损失也必然不会小了,牺牲是值得的,起码可以赚回一些本钱来,同样让鬼子感到痛。
现在这样死板的待在阵地上死守,加上防炮措施也不给力,被鬼子火炮造成的伤亡不知凡几,其实是把大量的有生力量给浪费了。
当然,虽然在战术上有所欠缺,但不能否认52官兵的勇敢精神和付出的巨大牺牲。
所以周文没有多说什么,了解了情况后,就对王跃武说道:“王师长,一会我就带部队上去,你给306团打个招呼,让他们配合我们的行动,争取今夜就把第一和第二道防线都夺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