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日军制定的原计划,是要在完全控制了南京城的几个主要城门,主力部队已经蜂拥入城的情况下,国崎支队才会迂回渡江,直插浦口,一举切断南京守军的退路。
但现在时间不等人了,只能先发动迂回战术,以期动摇南京守军的军心士气,彻底瓦解守军的抵抗意志,最短时间内攻占南京。
当然,他心里也知道,国崎支队是集中了全军的渡江船只,耗费的人力物力都很大,这才在一夜之间将8千余送过了长江。
以日军现在的能力,短时期内是不可能再派出新的部队过江增援。也就是说,从战略态势上来看,国崎支队是属于孤军深入。
如果南京守军的指挥官足够大胆的话,可以抽调城内的一部分精锐部队从下关码头渡江,利用优势兵力反过来将国崎支队包围。
但他却是对对面那位用兵中规中矩的顾司令官太了解了。
早在开战之前,日军的情报机构就收集了国军上百个中将以上师长、军长,和军团司令的个人情报,供日军中高级将领作为参考。
包括这些人的履历、以往的战绩、指挥能力、以及个人喜好等,都做了评估。
所以松井石根知道,这个顾长官就是一个谈不上有多少军事才能的守旧指挥官,不可能有什么敢于冒险的决断和魄力。
而这两个月来的南京战役也证明了这一点,要不是有中央党部教导总队这个变数的存在,也许他的部队早就攻入南京了。
唯一让他有些担心的,同样也是这支让他损兵折将也无可奈何的中央党部教导总队。
但目前教导总队还被隔离在战场外围被强大的第6师团追得东躲西藏,短时间自顾不暇,根本不可能来参与浦口之战。
松井石根的谋划就是以快打慢,乘着直那军队主力被吸引在城市战的当口,一举拿下下关码头对岸的浦口镇,给南京守军来个致命一击。
可以说,他的这个谋划确实算得上高明,而且在原来的历史上,国崎支队奔袭浦口获得了成功,一举切断了南京十几万守军的退路,为后来国军的溃退和大量被俘埋下了恶果。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国军历史上守卫浦口的只是一个从淞沪会战溃退下来的残缺师,兵力加上后勤人员也不过3千余人,如何敌得过国崎支队8千余血气冲天的鬼子?
而现在,浦口驻守的部队就有已经过初步整编和补充的17师,三个团的步兵,加上正在加紧训练的一个炮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