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个师团)。
几乎所有的士官和士兵、以及大部分基层军官都实现了就近招募,这些军官、士官、士兵在退伍后,也都基本上回到家乡并全部被编入预备役。
由于日军部队人员绝多数都是从相近的地区招募,所以日军的师团常常被称作某某(地方)师团。
而这些预备役人员平时就常常集中起来进行军事训练,因此仅需进行短期训练,再从现役部队中抽调高中级军官,以及部分现役基层军官和士官组成指挥架构后,就能整合成为一支颇有战斗力的新部队。
关键是,由于这些人员高度集中在同一地区,因此其集结速度非常快。
基本上是只需要短时间的编练和整训,马上就能开赴战场。
预备役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就是在校的学生。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有雄霸世界的野心,所以对在校学生的军事训练非常重视。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这三个阶段的军事培训都是常态化,适龄学生几乎都具备了一定的军属素质。一旦应招入伍后,能够在新兵训练期就练就出不俗的军事技能。
所以日军即使是新组建的师团,战斗力也有一定保障,而且动员和集结的速度很快,再加上其海军强大的运输能力,能够很快将新部队部署到任何需要的地方。
而此时的华夏却是没有什么预备役制度,基本上是招来或者是抓丁来的新兵,随便训练一段时间就被派往战场,有的甚至只是教会了如何开枪,就连实弹射击都没打过几次就被调到前线,成了名副其实的炮灰。
装备本就落后,士兵基本军事素质又低,导致整个抗战期间,华夏抗日部队与日军的战场交换比达到了令人痛心的三比一,既华夏军人平均要牺牲三个人才能换一个鬼子。
当然,这是题外话,只是说明为什么鬼子能够在短期内组建十几个师团还能保持战斗力的原因。
根据松井石根得到消息,大本营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是要在华夏南北两面同时发起攻击,以钳形攻击彻底击垮国民政府的抵抗。
所以他要求的增兵计划也得到了大本营的支持,目前有三个新组建的师团已经完成集结,将在一个月内跨海而来,加入到他的华中方面军行列。
此时的松井石根对于能否攻克南京已经是胸有成竹。
只是,他心中想着,如果能在支援部队到来之前就攻克南京,对于他坐稳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的位置会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