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老兵退伍抚恤制度!对服役达到一定年限,或者立有战功但因伤因病无法继续服役的老兵,朝廷每月发放一定的钱粮作为补贴,妥善安置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让所有大秦子民都明白,只要为国家流过血汗,朝廷就绝不会忘记他们,绝不会让他们晚年凄惨!”
嬴政的眉头再次皱紧:“如此一来,军费开支岂不是更高?你难道想彻底废除如今的强制征兵制度?”
他看了这么久的文书,也猜到了赵凌的一些想法。
赵凌摇了摇头:“父皇,军费的问题您真的不用担心,儿臣自有生财之道,保证国库充盈。至于征兵制度,也不是完全废除,而是需要进行更人性化的改革。”
“言!”嬴政言简意赅,但很明显,他想听听赵凌还有什么招。
赵凌继续阐述他的构想:“我们可以保留普遍的兵役制,这是全民为兵的基础。但每个男子一生中,只需在年轻时服2年兵役即可。并且实行轮番服役制,一批人服役期满回家,另一批人再接着去。”
“而那些适龄青年在非服役期,则作为预备役登记在册,每年只需要抽出一个月接受集中的训练,保持基本的军事技能。一旦国家发生战争,可以迅速将这些受过训练的后备兵员征召入伍,形成战斗力。”
赵凌越说越兴奋:“这叫藏兵于民!既保证了国家拥有庞大且经过训练的后备兵源,随时可以动员,又不至于让大量青壮年长期脱离社会生产,不影响耕种、工匠、商贸等各行各业的发展。”
“这些士兵大部分时间在家里专心务农、做工或者经商,他们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可以为朝廷提供税收,财政的负担远小于养活一支全员脱产的职业大军。他们自己也能赚到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日子。而国家需要用兵时,一声令下,就能召集起一支有基础,有组织的队伍!”
嬴政听完这一长串的阐述,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在脑海中飞快地推演着施行这一切措施之后,大秦帝国可能发生的种种变化。
大秦现行的制度,男子年满20岁就必须到官府“傅籍”(登记),开始服漫长的徭役和兵役,理论上直到60岁才能“免老”(免除役期)。
一生中要反复轮流服役,每次战争爆发都可能被征召。在这个普通百姓平均寿命可能只有三四十岁的年代,这简直是从生到死都在服役!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夏山河 作品《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第388章:改革军功授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