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如今有倭国这等要地需镇守,正是他补全孝道、践行礼制的机会,陛下又何必迟疑?”
“放肆!”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震得案上的玉玺都嗡嗡作响,“朕的皇孙,轮得到你们指手画脚?高炽在北伐中立下生擒北元大汗的大功,在东海贸易中为朝廷赚得数千万两银子,他留在京师,是朕特许的,是为了让他帮朕处理要务,你们算什么东西,也敢质疑朕的决定?”
刘三吾却毫不畏惧,反而向前一步:“陛下息怒!正是因为朱高炽殿下有功,才更该以身作则,遵守宗法礼制!有功之臣更应敬畏祖宗家法,否则何以让天下人信服?陛下特许其留京,虽是天恩,却也难免让人误会陛下‘功高可破法’,这对陛下的贤名,对大明的礼法,都是损害啊!”
这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朱元璋的软肋。
老朱一生最看重“法纪严明”,最恨“徇私枉法”的名声,刘三吾偏偏拿这个说事,让他驳斥也不是,承认也不是。
朱高炽见状,知道不能让老朱独自应对,便上前一步,朗声道:“诸位这话言重了。小子滞留京师,确是因陛下有旨,令小子协助处理贸易、军务等事,并非贪恋安逸。”
“至于倭国,小子虽未亲至,不过却也知其地初定,只需用心经营即可,倒是不必”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闻上古 作品《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第435章 反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