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猛地从龙椅上弹了起来,腰间的玉带“哐当”撞在案几上,茶水溅了满桌都浑然不觉。
他死死盯着朱高炽,眼睛瞪得像铜铃,仿佛听错了天大的笑话——二十石?三十石?
这胖小子怕是在海上漂久了,脑子被浪打糊涂了!
朱标也霍然起身,脸色瞬间涨红,快步冲到朱高炽面前,声音都在发颤:“高炽,你再说一遍!那粮食亩产多少?”
“最低二十石,高的能到三十石。”朱高炽一字一顿,说得清晰无比,“孙儿核对过残卷上的度量,与我大明一石相当。也就是说,这三种作物,一亩地最少能收两千四百斤,多则三千六百斤!”
“轰”的一声,朱元璋只觉得脑子里像炸了响雷。
两千四百斤?他打小在濠州种地,最清楚粮食的斤两——家里那几亩薄田,好年景种粟米,一亩能收五十斤就谢天谢地;后来当了皇帝,看过各地奏报,江南最好的水田种粳稻,一亩顶破天收一百二十斤,也就是一石。
二十石,相当于二十亩上等田的产量!
老朱踉跄着后退两步,一屁股坐回龙椅,双手死死攥着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贫农出身的他,比谁都明白这数字意味着什么。
当年濠州大旱,他眼睁睁看着爹娘和大哥因为一粒米都找不到,活活饿死在草屋里;后来领兵打仗,多少弟兄不是死在刀枪下,而是倒在缺粮的路上。
若是早有这种作物,爹娘不会死,弟兄们不会饿肚子,天下也不会有那么多流民!
“不可能天底下哪有这种庄稼”朱元璋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他种了一辈子地,当了一辈子皇帝,见过的作物从粟米、小麦到水稻、高粱,就没听说过能亩产二十石的!
莫说二十石,就是五石,都能让天下农户烧高香了!
朱标却已经冷静下来,他快步走到案前,铺开全国舆图,手指在上面飞快地滑动:“高炽,你说的可是真的?若真有这种粮食,北方的旱地、南方的山地,那些种不了稻麦的地方,岂不是都能开垦了?陕西的黄土坡、山西的石缝地,哪怕亩产只按十石算,也抵得上现在的十亩田!”
他越说越激动,笔尖在舆图上戳出一个个小坑:“爹,您看!河南的盐碱地、四川的丘陵,若是都种上这种作物,每年能多收多少粮食?流民有了活路,就不会再成暴民;边军有了粮草,就能安心戍边;就是遇上大灾,朝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闻上古 作品《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第504章 反对!为什么非要去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