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朱元璋咂摸出点味道来,嘴角竟带了丝笑意,“绕着弯子骗了咱们所有人啊。”
“可不是骗嘛。”朱标也笑了,“他先打倭国,让朝廷尝到甜头——倭国的银山、硫磺,每年通过贸易换回来的银子,够咱们养半支军队了;接着又在朝鲜立威,让藩王们看到海外有地可占、有钱可赚;然后北洋水师‘顺理成章’地往北边探,从库页岛到勘察加,一步一步往外挪,等咱们反应过来时,他已经把路铺到美洲门口了。”
太子标拿起一本关税账册,拍了拍:“就说这东海贸易,去年光是倭国、朝鲜的关税就收了三千万两!这可是实打实的银子,比江南一年的税银还多!当初谁能想到,海禁一开,竟能有这么大进项?”
朱元璋看着账册上的数字,眼神发亮。
三千万两,足够他给北洋水师再添一百艘战船,足够给边军换一遍新甲胄,足够让户部尚书在朝堂上挺直腰杆。
而这,还只是倭国和朝鲜——朱高炽说美洲是“天赐之地”,那肯定比这两块地方富庶十倍。
单说银子,倭国每年能产百万两就够让朝臣眼红,美洲若是十倍,那就是千万两,足够填满国库还能余出大半;粮食更不用说,倭国山地多、产粮少,朝鲜一年的收成还不够大明一个省的消耗,美洲若是十倍,光那些平原产出的粮食,就能让大明再养千万人口;土地就更惊人了,倭国和朝鲜加起来,还抵不上大明一个布政司,美洲若是十倍,那得有多少荒地能开垦,多少部落能归顺,多少疆域能划入大明版图?
到时候,税银能多到花不完,粮仓能堆到顶破天,版图能扩到看不见边——光是想想,就让人心里发颤。
“这孩子,心思太深了。”朱元璋感慨道,语气里却满是赞叹,“一步一个脚印,把虚的说成实的,把远的变成近的,连朕都被他绕进去了。”
“说起来,也是他运气好,每一步都踩对了。”朱标道,“打倭国遇上顺风,建水师赶上好工匠,连去勘察加都没折损太多人。换了别人,怕是早就半途而废了。”
“不是运气。”朱元璋摇头,目光锐利,“是他算得准。知道朕最在乎粮食,就先拿‘高产粮种’说事;知道朝臣贪利,就用‘东海关税’堵他们的嘴;知道藩王想拓土,就画个‘美洲’的饼让他们抢。这哪是运气,是实打实的本事。”
父子俩沉默了片刻,御书房里只剩下烛火噼啪的轻响。
震惊过后,一股难以言喻的欣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闻上古 作品《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第507章 长远布局!父子二人的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