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番话,在场的商人们一个个眼睛都亮了起来,由朝廷设立石碑?刻上我们的名字?
好啊!太好了啊!
商人争利,可也不代表商人就不要名声啊,若真的由朝廷来设功德碑,那商人们的名字有很大概率也能流传下去,就算不能流传千年,流传百年也够了啊!
沈蘅美眸不由得一亮,看着江寒,异彩闪烁。
小弟弟真是聪明啊!刻一块功德碑才多少钱?可却因此能得到商人的大量捐赠。
虽说户部此次也拔了几十万两银子,可想要彻底平定倭患,军费自然是越多越好的。
而且沈蘅注意到,小弟弟说的是“碑上刻上捐赠人之姓名以及捐赠的银两”,连捐赠多少两都写上去,那么商人们为了攀比,必定会捐得更多。
“小弟弟若是想当个商人,恐怕全天下的银两都会让他赚了唉,小弟弟这么会赚钱,我除了武功好一点就什么都不会,小弟弟有一天会不会看不上我啊”沈蘅看着江寒,心里不由得产生一丝担忧。
沈蘅明白,自己是不可能比得过秦云眠的,秦云眠自江寒还是白身时就跟江寒在一起了,是江寒心里最重要的人。
而秦玉骄和秦穆清自己论容貌确实不输两人,可奈何两人跟着小弟弟太早了,尤其秦穆清还是小弟弟第一个女人。
至于温瑾瑜,苏媚等女,沈蘅倒是觉得不足为虑。
江寒可不知道身旁这位大姐姐在想些什么,他提出设功德碑只是一个念头。
开放月港,可以减少沿海商人与倭寇勾结。
而设立功德碑,可以得到一笔巨额的军费。
他脑子里还有更多的想法,这个功德碑还能做一些升级。
比如,功德碑的排名以捐多少银两来排,捐得最多的排在最前。
比如,捐赠满五万两银子的,可以单独设立一块功德碑,在碑上写下某人的贡献。
捐赠满十万两银子的,不仅能得到单独的功德碑,自己还能题一首诗,写出某某人的贡献
以自己的才名,想花十万两银子买诗的人多了去,何况还是写在功德碑上的赞颂诗。
嗯,这个想法可以完善一下,回头就让曾虎山昭告扬州,先从商人望族手里弄一笔军费——军费自然是多多益善的。
因为这一篇骈文,也因为江寒提出的功德碑,文会上宾客皆欢,气氛甚好。
文人因骈文而欢喜,商人因功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倚楼望明月 作品《名诗三百震诸国,我只想当富商!》第七百二十三章功德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