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常操作了。
倒也不奇怪。
谁会心甘情愿的将手里的好东西让出去。
事实上孙立人的操作也没错。
在珍珠港事件以后,美援到来,税警总团改编为新38师,麾下就是有坦克团的。
后期的新编38师,甚至拥有一百多辆谢尔曼坦克。将牟田口廉也打的丢盔弃甲。
“马上命令他们集合。”
“是!”
吴逸志立刻去传令。
很快,相关的人员就全部集合机场。
其实,他们就驻扎在机场附近。作为技术人员,没有被送去前线。
对于炮兵、坦克兵、飞行员,国军还是有优待的。都知道技术兵种宝贵。这一点认识,比日寇要好。
日寇是真的不拿技术兵种当宝贝。动不动就让其玉碎。
可能是日寇觉得,有文化的青年有的是,不需要珍惜。
相反,在国军这边,光是读完高小的青少年,数量就很少。读完中学的更少。
而想要成为一个坦克兵,至少得读完中学。所以很宝贵。
扫一眼。
第一印象不是很好。
没有精气神。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
说的冷酷一点,甚至可以用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来形容。
说的更冷酷一点,就是一群叫花子。
“立正!”
“稍息!”
张庸亲自喊口令。
和每个人面对面。
都很年轻。这是必然的。
都是新生代。和国府空军飞行员一样。
绝大部分人,家境都是比较好的。否则,根本没机会读完中学。
民国的教育水平,就不要吹了。他张庸是最清楚了。
有资格上学的,还不到10%。大部分国民都是文盲。
大中城市稍微好一点。
广大乡村是一片黑暗。
很多村庄几百人,可能一个读书人都没有。
看那些送来的新兵就知道了。一百个人里面,认字的可能一个都没有。
但凡读过一点书,都被技术兵种挑走了。
“全体都有!”
“立正!”
“我是军政委员会督察专员!张庸!””
“从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