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斯没有回答问题。
张庸其实已经得到答案。沉默就是最好的答案。
高高在上的大英帝国,当然不愿意承认自己失败了。然而,他们又不能否认。
否则,你需要那么多的货轮做什么?
“你们国王”
“请称呼乔治六世陛下。”
“好。尊敬的乔治六世陛下,赐予我的封地?”
“是的。文件里面特别说明,这是国王陛下赐予你的,不会因为英联邦的改变而改变。”
“所以,只要你们还有国王,我的封地就不会改变?”
“没错。就是这样。专员先生,我们是很有诚意的。”
“我看到了。”
张庸点点头。表示赞赏。
内心暗暗嘀咕。我有那么大的面子就怪了。
多半是国王批发。一下子赐予无数人。然后在里面夹杂了我的一份。
甚至,有可能是英国人的东印度公司自己主张。然后盖的国王印章。
但是,现在的问题关键不在这里。
而是
以后印度会独立的。
独立以后,我就啥也没有了。
又一朝回到解放前了。
从现在到印度独立,满打满算,也就十几年。
所以,就算是有国王的印章,也没什么卵用。
除非是赚快钱。
十年内就脱手。
“你们需要多少货轮?”
“全部都要。”
“我只能搞到三十艘”
张庸没有立刻将全部的货轮甩出来。
一下子将对方喂饱了,就没有生意了。就没吸引力了。
要一点一点的喂。一点一点的给。
始终吊着对方。
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
并且,还可以让对方更感激自己。
毕竟,自己是在“很努力的想办法”帮助对方
“没有更多吗?”
“拜托,制造一艘货轮需要至少九个月的周期啊!怎么可能一下子有那么多?”
“那我们全部要,再继续帮我们想办法!”
“好。”
张庸点点头。
然后就是价格。英国人完全不在意。
只要有现货,上浮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