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山?
张庸捕捉到了敏感的字眼。
那不是自己另外一个身份的家里人吗?居然跑这里来?
话说,日寇现在是兵员不足了?胡乱编制。
以前都严格按照地域的啊!
大阪师团和熊本师团的兵员,是不可能有交集的啊!
逐渐安静。
城内残存的日寇开始列队出来。
没有带武器。
但是也没有高举双手。
张庸查看雷达地图。确实没有武器。
好吧..—
是真投降。
那交给黄维纲来处理了。
正规手续,他张庸不懂。
也不想懂。
陈真。
到!
在95.27兆赫频率发明码电报,就说驻守枣阳的日寇野田联队已经投降,里面有一大批来自和歌山的,叫大熊庄三赎回去。落款张庸。
是。
陈真记录在案。
张庸拿过来,修改名字和地名。然后签字。
几分钟以后,电报就发出了。
这边,黄维纲带着部队,接纳日寇的投降。
那些日寇倒也合作,垂头丧气的查拉着脑袋,显然是被打怕了。
华夏人不可怕。但是155毫米榴弹炮可怕啊!
还有大量的107毫米火箭弹。
两者结合,哪怕是再强悍,再狂热的日寇,都支撑不住。
张庸斜眼看看,忽然觉得缺点什么。
哦,是没有随军摄影师。
国军的主力部队,一般都是有随军摄影师的。但是38师这种杂牌就没有。
日寇成建制的投降,虽然是一百多人,那也是开创记录了。
这样的历史性时刻,怎么能不用相片记录下来?
必须刊登在国府报纸的头版啊!
光头肯定喜欢。
还可以拿到国际上去大做文章。
来到黄维纲的身边。
黄师长,需要摄影师吗?
要。
我给你安排两个。
好。
黄维纲求之不得。
如此难得的场面,没有摄影师,确实遗憾。
可是,便携式照相机是很贵